來源:經濟日報
2018-08-13 14:46:08
濟南機務段高鐵司機薛軍:司爐工當上復興號首發司機
本報記者 齊 慧
薛軍駕駛著“復興號”動車組列車馳行在京滬高鐵。
齊 慧攝
“信號開放,車門關閉,到點開車……”中午11點24分,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公司濟南機務段高鐵司機薛軍駕駛著北京南至上海虹橋G7次長編組復興號動車組,正點駛出濟南西站。
今年7月份,16輛長編組“復興號”動車組首次在京滬高鐵上線運營,薛軍的駕駛履歷中又增加了一種新車型。
50歲的薛軍,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老司機。他1985年參加工作,在火車司機崗位一干就是33年,駕駛過包括“前進”“東風”“韶山”“和諧號”“復興號”系列在內的22種車型,從時速60公里的蒸汽機車到目前駕駛速度等級最高的J1動車組,薛軍的手里有7本駕駛證,是全國近萬名火車司機中為數不多的全能火車司機。
最讓薛軍激動的就是2017年6月26日,他駕駛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列車在京滬高鐵線路上首發。“復興號駕駛室更寬敞,瞭望范圍更寬廣,原本3個操作桿變為1根,相當于汽車從手動擋提升到自動擋,駕駛操作設計更人性化。這種駕駛體驗,過去從未有過。”薛軍說。
回想當初,還是蒸汽機車司爐工的薛軍,一路要不停地揮舞手中的鐵鍬,往爐膛里添煤,一鏟煤約5公斤,不能多不能少,均勻撒到爐膛里才能保證動力,既是體力活也是技巧活。薛軍說,那時的火車頭沒有時速表,全靠司機觀察石砟來判斷運行時速,行車途中必須時常將頭探出駕駛室外,觀察線路和信號情況,開一趟車一身煤灰,有人調侃蒸汽機車司機,“遠看像個要飯的,近看像個拾炭的,仔細一看原來是機務段的”。
普通高鐵停車對標誤差要求不超過10厘米,薛軍要求做到停車對標“零誤差”。時速300公里的動車組制動距離是3800米,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列車制動距離則是6500米,制動距離越長,對標難度越大。為在復興號上線運營前攻克這個難關,薛軍業余時間幾乎全耗在模擬駕駛室和動車所實訓場,看著ATP速度值精準控速,不斷改善操縱方法,對著停車標反復練習制動,消除對標誤差,最終總結出一把閘平穩對標法,成為同事們平穩操縱的“寶典”。
薛軍“愛鉆研、不服輸”在整個機務段出了名。他總結的蒸汽機車“一觸、二摸、三聞、四看”檢車法,內燃機車“利用動能”闖坡法和“柴油機轉速控制”節油法,電力機車“低手柄、低電流”平穩起車法,動車組“一清、二想、三看、一朗誦”防錯漏安全作業法,均被濟南局機務系統推廣應用。
齊 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