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wǎng)
2020-07-03 11:32:07
新華社南寧7月3日電題:鄉(xiāng)村教師蕉生定:三十載堅守山鄉(xiāng) 點亮瑤寨兒童求學夢
新華社記者崔博文、姚雨璘
一間破舊的瓦房、一塊掉漆的黑板、幾張陳舊的桌椅……30年前,當蕉生定第一次來到丈雞教學點時,映入眼簾的是這番景象。
“當時學校沒有教師宿舍,沒有自來水,不通電,條件非常艱苦。”蕉生定回憶道。每天,他要在崎嶇的山間小路上往返學校兩次。
52歲的蕉生定,是廣西崇左市寧明縣愛店鎮(zhèn)丈雞教學點上唯一的老師,也是如今這里8個孩子的“孩子王”。
丈雞教學點位于中越邊境公母山的半山腰上,學生來自附近3個瑤族村屯,離教學點最近的愛店鎮(zhèn)中心小學在4公里外。
1990年,正值青春年華的蕉生定來到丈雞教學點成為一名老師,這一干就是30年。
20世紀90年代,由于地處山區(qū)、環(huán)境艱苦,村民生活貧困,加上部分家長教育意識淡薄,一些適齡兒童無法入學。為了讓失學的孩子歸校,蕉生定挨家挨戶勸說家長,做通大人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明白孩子讀書的重要性。
“瑯瑯書聲,不要少了一個孩子。”蕉生定說,孩子是未來脫貧的希望,只有讓孩子們多學習知識,才能走出貧困,才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甚至一家人的命運。
丈雞教學點現(xiàn)有8名瑤族學生,其中一年級2名,二年級6名。蕉生定主要教語文、數(shù)學兩個科目,兩個年級的學生在同一間教室上課。
作為土生土長的瑤族人,蕉生定注重對學生進行瑤族服飾、禮儀、風俗等方面的教導。他還經(jīng)常組織孩子們參加當?shù)氐母黝惷褡逦幕顒樱热绗幾迥凶拥某扇硕Y“度戒”儀式,讓孩子們感受本民族文化的魅力,加深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和喜愛。
從教30年,蕉生定一個人承擔這些學生的所有教學課程,同時還要像家長一樣照顧他們。
在學校時,學生的午餐是他和妻子一起準備。放學后,學生父母因為有事不能到校接孩子,蕉生定就護送孩子們回家。晚上,他還經(jīng)常到學生家里輔導功課。
曾經(jīng)有一次,蕉生定在家訪時了解到學生趙小妹的父親不幸墜崖身亡,留下她和母親、妹妹、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生活十分拮據(jù)。蕉生定不僅為趙小妹添置學習用品,還聯(lián)系愛心人士為趙小妹提供生活資助。
為了改善孩子們的學習環(huán)境,2002年,在當?shù)卣呢斦С窒拢渡ê鸵恍┈幷迕裼昧税肽陼r間,在公母山的半山腰上建成了新的校舍。
近年來,當?shù)赜嘘P部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優(yōu)化村屯交通設施,改善教學點基本教學條件。如今,水泥路連通了教學點和村寨的家家戶戶,教室也安裝了音響、滑動黑板和液晶觸摸一體機等現(xiàn)代教學設備,方便孩子們就學。
30年來,蕉生定先后教了400多名瑤族學生,他們中有不少人已走出大山到外地打拼,有的學生考上了大學,其中包括他自己的女兒蕉玲霞。
受父親影響,2016年蕉玲霞本科畢業(yè)后也回到家鄉(xiāng),在愛店鎮(zhèn)中心小學當上了一名語文老師。
“父親給我樹立了榜樣,讓我知道教育能改變孩子們的命運,我會像父親一樣照亮孩子們前行的路。”24歲的蕉玲霞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