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wǎng)
2022-04-07 16:24:04
齊魯網(wǎng)·閃電新聞4月7日訊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辦“創(chuàng)新引領走在前 聚力實現(xiàn)新突破”主題系列新聞發(fā)布會第十一場。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磊表示,今年山東圍繞“以創(chuàng)新求突破”,將實施文物保護利用“十大工程”:即黃河流域文物保護利用工程,齊長城遺址保護利用工程,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程,“海岱考古”工程,古籍、古建筑、古遺址、古街區(qū)、古村落、古樹木保護利用工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博物館高質量發(fā)展工程,讓文物“活”起來工程,文物法治和安全工程,齊魯文博人才工程。
文物保護利用“十大工程”將推進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重點項目,目前確定重點項目及任務46個。王磊介紹,“十大工程”注重突出山東特色,實施一批黃河流域、齊長城、大運河遺產的保護、考古和展示項目,為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打下堅實基礎。例如,實施“海岱考古”工程,深入推進焦家遺址、崗上遺址、稷下學宮遺址、瑯琊臺遺址、跋山遺址發(fā)掘研究等“考古中國”“中華文明探源”山東項目,為實證中華文明做出山東貢獻;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圍繞“迎接二十大、見證新時代”,開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傳承好紅色基因。
保護管理是文物工作的基礎和根本。在齊魯古籍保護方面,山東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推進珍貴古籍搶救保護項目;在古建筑、古遺址的保護管理方面,以省政府最近公布第六批省級文保單位、第一至八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保護區(qū)劃勘定成果為契機,將啟動開展省級文保單位保護區(qū)劃的調整勘定,并將勘定成果納入國土空間信息平臺,實施嚴格保護,服務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在推進文物保護單位集中成片的古街區(qū)、古村落、古樹木的保護利用方面,會同住建部門開展歷史文化街區(qū)、名村的規(guī)劃控制和引導,會同自然資源部門按照《山東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要求,加強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區(qū)劃內的古樹木的保護。
目前全省博物館數(shù)量達639家,數(shù)量居全國首位。在博物館建設上,山東既要數(shù)量更重質量。山東將完善博物館體系,推動山東博物館創(chuàng)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館,實施“一縣一館”“類博物館培育計劃”;同時實施精品展覽和社會服務計劃,推進館藏文物保護修復、智慧博物館建設項目。圍繞讓文物“活”起來,開展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創(chuàng)新實踐,今年3月,評選并公布山東省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qū),近期,還將公布山東省第一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推進“文物+旅游”,推動更多文物古跡、革命遺址納入旅游線路。
省文旅廳配合省人大出臺《山東省齊長城保護條例》。進一步健全執(zhí)法監(jiān)督體系,實施文物安全專項行動和“天網(wǎng)工程”,組織各地設置“文物保護巡查”公益性崗位,壯大文物保護員隊伍,嚴格文物巡查管理。實施“齊魯文博人才工程”,擬5年內培養(yǎng)和引進30名左右考古發(fā)掘項目負責人。
閃電新聞記者 李靜怡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