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japanese少妇高潮潮喷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高清-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全部

近三年來每年有百億人次在網上做公益!數字化技術為互聯網公益賦能!

來源:齊魯網

作者:

2022-05-20 18:17:05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0日訊 近三年來,我國每年有超過百億人次參與互聯網公益;在數字化技術的助力下,截至目前,全國登記認定的慈善組織超過1萬個,慈善信托合同規模超過40億元,年度慈善捐贈總額突破2000億元。5月20日,在2022年中國互聯網公益峰會上,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愛文致辭時透露了以上數據。

5月20日,2022年中國互聯網公益峰會在線上開幕。繼去年倡導行業“數字共建”后,本屆峰會以“數字有新益”為主題,聚焦于公益數字化成果共享和交流。

近年來,數字技術在救災、戰疫、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等方面表現突出,伴隨著數字化技術與慈善公益的深度融合,對推動中國互聯網公益的發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去年中國網民通過互聯網募集的善款接近100億元 

5月20日,2022年中國互聯網公益峰會在線上開幕,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愛文在致辭時透露,目前,我國網民規模超過10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3%,已經形成了全球最為龐大、生機勃勃的數字社會。在公益慈善領域,伴隨著數字技術與慈善事業的深度融合,極大地提高了公眾參與慈善的便利性和快捷性。近三年來,每年都有超過100億人次點擊、關注和參與互聯網慈善。2021年,通過互聯網募集的善款接近100億元,比2020年增長了18%。

統計數據顯示,得益于互聯網數字技術的發展,2017年至今,中國通過互聯網募集的善款在5年間從25億元增長到近100億元,增長了近4倍。以騰訊公益平臺為例,在這個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公益平臺上,2021年共有1.5億人次捐出54.46億善款,而在2017年,則為6312萬人次捐出了16.3億。五年間,人次增長了2.4倍,捐贈額更是劇增至3.3倍。

王愛文認為,借助數字技術,慈善項目、慈善服務打破了行業界限,突破了地域限制,極大提升了慈善活動的效能和社會影響力。同時,機構的數字化建設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慈善組織的靈活度和籌款效率,進一步增強了慈善組織與捐贈人之間的信任感。在數字技術的驅動下,我國慈善事業加快邁向更加成熟定型、更加高效透明的發展階段。 

他表示,本屆峰會以“數字有新益”為主題,探討數字化時代公益慈善事業如何創造可持續社會價值,具有重要意義。“十四五”規劃中,“建立全國統一的慈善大數據平臺、促進慈善捐贈和救助數據共享”,成為擺在公益行業與科技企業面前的突出使命。 

救災、抗疫、共同富裕……數字技術為互聯網公益賦能 

數字化技術為互聯網公益賦能,當然不僅僅表現在募捐上。 

2021年7月,河南全省突發大范圍強降雨,使多地遭遇特大水災。一份名為《待救援人員信息》的騰訊文檔受到人們的關注。這份文檔將求救人員和救援人員的信息在線不斷整理、核實和更新,進入文檔者可進行編輯、查看。僅僅一天多時間,文檔已“自發”更新了第270余版,訪問量達650多萬次,它也因此成為一個民間抗洪資源信息平臺。文檔中一個個醒目標記的“待救援”信息被橫線劃掉,該文檔被網友們稱為"救命文檔"。

除了有“救命文檔”救災,人們還借助互聯網技術進行抗疫。2021年12月,西安突遭新一輪新冠疫情。2021年12月23日起,陜西省志愿服務聯合會啟動開展“同心抗疫·陜西志愿者聯合行動”項目,通過組建“五師志愿者(心理咨詢師、社工師、醫師、律師、培訓師)”團隊,開展網上志愿服務,為疫情防控社區做特別服務。 

5月11日,中國慈善聯合會發布2021年度中國“十大慈善文化事件”。該案例與河南救災案例一起,成為2021年度中國“十大慈善文化事件”之“政社聯合,探索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機制”的代表案例。 

近年來,中國慈善力量積極參與抗擊新冠疫情、戰勝自然災害,聚焦脫貧攻堅、特殊群體和民眾關切,體現了中國慈善力量的成長進步和在實施國家重大戰略、應對重大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展現了全社會的無私奉獻與人間大愛。 

尤其是當下,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成為新時代國家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議題,慈善事業擔負起第三次分配中的歷史使命。比如,2021年8月18日,騰訊投入500億啟動“共同富裕專項計劃”,為帶動低收入增收、促進醫療救助完善、推進鄉村經濟增效、資助普惠教育共享等提供持續支持。在此前,騰訊已投入500億用于探索基礎科學、教育創新、鄉村振興、碳中和、公眾應急、養老科技和公益數字化等領域。

(數字技術助力鄉村振興,鄉村孩子在家門口就可以接觸高科技) 

阿里則啟動“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十大目標”,拼多多設立“百億農研專項”計劃,推動農業技術進步。吉利控股集團啟動共同富裕計劃,助力實現產業共富。美團、小米等知名企業紛紛以不同方式響應共同富裕戰略目標。

從互聯網企業免費開放AI、算力給抗疫科研團隊,到通訊服務商將5G技術應用在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領域;再到響應國家號召,企業通過不同的方式啟動共同富裕計劃,數字技術與公益日益深入融合,起到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互聯網公益峰會進一步促進慈善事業和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 

當下,互聯網技術賦能助力“互聯網+公益”,加快公益項目信息傳播速度,增加項目公開透明性和公眾信任,實現輕松參與,不斷促進中國公益事業的發展。 

以國內規模最大的互聯網公益平臺“騰訊公益”平臺為例,自2007年開通以來,截至2022年5月20日,騰訊公益已收到超180億的善款,6億多人次捐獻愛心,超11萬個項目獲得幫助。互聯網平臺持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慈善樣本、貢獻了慈善力量,彰顯了公益慈善領域的中國樣本。

在2022年中國互聯網公益峰會上,王愛文提出了四點倡議,一是要尊重慈善行為的自愿性;二是要提高慈善的透明度;三要樹立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健康財富觀;四是要營造理性包容的社會環境。

他表示,在2022年中國互聯網公益峰會上,希望大家深入交流研究新時代慈善事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一步促進慈善事業和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