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5-08-29 10:25:08
原標題:煙臺蘋果為什么這么“紅”?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煙臺蘋果為什么這么“紅”?
來源:大眾日報
■開欄的話 在中國東部的萬里海岸線上,煙臺如同一顆鑲嵌在渤海灣的明珠,三面環海的地理格局與四季分明的溫帶季風氣候,造就了這片土地獨特的物產基因和開放發展、敢想敢干的膽識氣魄,眾多“世界之最”“全國之最”相繼在此誕生。即日起,《大眾日報·煙臺新聞》及大眾新聞客戶端推出“萬里海岸‘最’煙臺”欄目,全面梳理煙臺在世界、全國打得響的產品,展示“品重煙臺”的獨特魅力。
□記者 楊秀萍
通訊員 薛云鵬 報道
本報煙臺訊 8月22日,第十屆中國果業品牌大會在延安開幕。會上,浙江大學CARD農業品牌研究中心發布了《2025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報告》。其中,煙臺蘋果品牌價值達164.37億元。這意味著,煙臺蘋果品牌價值連續16年穩居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首。
中國那么多蘋果產區,為什么煙臺蘋果能穩坐中國果業“頭把交椅”?煙臺這顆“紅果子”又為何經久不衰?這與煙臺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煙臺蘋果的深厚底蘊以及百年品質密不可分。
作為中國現代蘋果發源地,煙臺蘋果擁有150多年栽培歷史,產業根基深厚。在蓬萊區,一棵有著140多年樹齡的蘋果樹至今仍枝繁葉茂。2024年,這棵古樹再次進入豐產期,當年產量達1500斤。這棵見證了煙臺蘋果發展歷程的老樹,正默默訴說著幾代果農的堅守與創新。
歷經百余年馴化,如今的煙臺蘋果已發展出200余個品種,其中紅富士占比超70%,形成了早中晚、紅黃綠、甜香脆、名優特的多元化格局。近年來,為滿足市場日益多樣化的需求,煙臺市還大力引入維納斯黃金、煙金蜜、馨元萃、瑞雪等新優品種。其中,煙臺市農科院自主選育的煙金蜜,在市場上大放異彩,市場均價高達10元以上。這些新優品種的加入,豐富了煙臺蘋果的品種體系,從色澤、口感、成熟期等多方面實現了差異化,有效提升了煙臺蘋果在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
煙臺蘋果因其悠久的栽培歷史、豐富的品種以及卓越的品質而享譽國內外。2008年,煙臺蘋果獲準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1年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15年,煙臺市委托浙江大學量身打造《煙臺蘋果品牌戰略規劃》,從品牌符號、管理保護、傳播體系進行戰略設計,2020年完成品牌升級,并通過連續開展煙臺蘋果“十大品牌”評選聯合宣傳,構建起以區域公用品牌為引領、企業品牌為支撐的母子品牌體系。
煙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蘋果產業發展。2020年以來,先后出臺兩輪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意見,搭建起產業發展政策的四梁八柱。截至2024年,煙臺蘋果種植面積219萬畝、產量660萬噸,產量、單產、產值均居全國首位,年均出口量占全國的1/2。煙臺蘋果先后被納入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目錄、獲準籌建首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等,并被煙臺籍航天員王亞平帶上太空,品牌影響力日益深遠。
品牌的打造離不開品質的堅實保障。截至目前,煙臺市取得“三品一標”認證的果品企業116個,認證面積85萬畝,近20家果品企業通過GAP認證。在全國、全省果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中,煙臺蘋果監測合格率均達100%。
眼下,煙臺蘋果這顆“紅果子”正向著更甜、更亮、更可持續的未來生長,構建起完善的產業鏈體系。在種植環節,煙臺是全國最大的蘋果種苗繁育基地,擁有完備的研發體系,建有國際蘋果育種中心等省級以上科創平臺6處,專業人才超過1000人,攻克了免套袋栽培、“砧木+ 品種”雙脫毒苗木繁育等關鍵技術。在加工環節,年加工鮮果能力逾500萬噸,精深加工能力達230萬噸,產品涵蓋果膠、果汁、果酒、面膜等100多個品種。全市營收過億元的果企有28家,其中安德利濃縮果汁、果膠年加工量居世界前列,2024年營收達10.8億元。在銷售環節,煙臺蘋果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多種渠道,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據重要地位,還遠銷海外,鮮果出口量達56萬噸,約占全國的50%。
記者從煙臺市農業農村局獲悉,“十五五”期間,煙臺將聚焦蘋果產業轉型與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優化種植結構,引導多要素投入種植業,推介新品種新技術;加強品牌管理保護,健全煙臺蘋果統一標準規范,實現果品質量溯源管控;暢通產銷對接,抱團開拓市場;促進產業協同,開發加工產品,打造農文旅融合項目,讓果業發展成果更扎實地惠及廣大果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