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煙臺日報
2025-09-11 11:28:09
原標題:煙臺創新好藥加快入市服務民生
來源:煙臺日報
原標題:煙臺創新好藥加快入市服務民生
來源:煙臺日報
昨天上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鏈興煙臺·品牌增動能”主題系列煙臺市生物醫藥產業鏈記者見面會。見面會邀請了我市生物醫藥產業鏈鏈主企業相關負責人,向在場記者展示企業創新發展成果,講述高質量發展故事,共話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機遇。
綠葉制藥
三大策略保持研發創新優勢
綠葉制藥集團成立于1994年,在中國、美國和歐洲設有研發中心,擁有“先進藥物遞釋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作為中國醫藥創新企業100強第一梯隊企業,自2021年以來,綠葉制藥在抗腫瘤與中樞神經領域已成功實現14個新產品在全球多個市場獲批上市,其中Rykindo^?與Erzofri^?兩款新藥獲得美國FDA批準上市,創造了“首個由中國藥企自主研發并在美國獲批上市的中樞神經新藥”的里程碑。
在行業競爭加劇和集采常態化的背景下,企業如何保持研發創新優勢?“綠葉制藥主要通過三大策略來構建并維持我們的創新差異化優勢,并平衡創新價值與可及性。”見面會上,綠葉制藥集團副總裁、山東綠葉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世旭介紹。深耕核心技術平臺,打造高技術壁壘。綠葉制藥不僅關注開發速度,更追求創新的“深度”和“獨特性”。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綠葉制藥的抗抑郁新藥若欣林^?(鹽酸托魯地文拉法辛緩釋片),與市場上僅作用于1-2個靶點的傳統藥物不同,若欣林通過一種全新的分子結構,同時且均衡地調節三種與抑郁核心癥狀密切相關的神經遞質。這種分子結構的創新,本身就構成了最堅固的專利和法律壁壘。其次,是以未滿足的臨床需求為導向。綠葉制藥的研發管線緊密聚焦于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等復雜疾病領域,這些領域存在大量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例如新獲批的鎮痛藥米美欣^?,它在提供強效鎮痛的同時,通過新配方顯著降低了阿片類藥物的濫用風險和便秘副作用,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第三,關于可及性與可負擔性,綠葉制藥采取的是多元化的市場策略。“我們積極通過國家醫保談判,讓創新藥以更合理的價格納入醫保目錄,大幅降低了患者的自付比例。”李世旭說。另一方面,綠葉制藥還開展了多元化的患者援助項目,例如通過慈善基金會向符合條件的患者捐贈博優諾^?(貝伐珠單抗注射液),切實減輕腫瘤患者的經濟負擔。
確保全球質量標準的統一與卓越,是綠葉制藥集團戰略的核心。綠葉制藥實行全球統一的標準化管理框架,依靠強大的執行與監督體系,踐行“質量為先,服務人類健康”的承諾。未來,綠葉制藥將持續強化創新藥物研發與全球市場布局,推動智能制造與綠色生產體系的深度應用,讓更多患者以可負擔的價格享受到國際品質的創新藥物。
榮昌生物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昨天的記者見面會上,榮昌生物制藥(煙臺)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溫慶凱介紹,榮昌生物已有兩款創新藥獲批上市,均屬國家醫保目錄產品。一款是全球首創雙靶點治療B細胞介導的一系列自身免疫疾病的生物新藥“泰它西普”,另一款是我國首個國產抗體偶聯(ADC)藥物“維迪西妥單抗”。此外,治療眼科疾病的全球首創VEGF/FGF雙靶點生物新藥RC28,預計將有糖尿病黃斑水腫、老年濕性黃斑變性兩個適應癥獲批上市。目前,以上三款核心產品均實現了授權合作,積極主動融入了國內國際兩個大循環。
近年來,生物醫藥產業以創新促發展,以國內市場打牢發展基礎,以國際市場拓寬發展空間,創造出嶄新的創新發展格局。榮昌生物積極投身其中,一方面加速創新藥在國內上市,快速推進商業化;另一方面推進創新藥“出海”創收,走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目前,榮昌生物已先后承擔國家級重大項目15項,聚集了30余名國家級和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研發產品均瞄準同類首創、同類最佳。
創新藥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在當下這個歷史階段的核心環節就是轉化。在溫慶凱看來,煙臺市對創新藥產業非常重視,出臺了若干政策措施支持創新藥發展新質生產力,榮昌生物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和見證者。榮昌生物將加速推進“泰它西普”“維迪西妥單抗”拓展適應癥范圍,同時高效推進在研產品的臨床進度,眼科新藥RC28今年下半年遞交上市申請,PD1/VEGF雙抗藥物RC148獲得了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突破性療法認定,新型ADC藥物RC278、雙抗ADC藥物RC288的研發進展順利,均具有巨大的臨床價值。積極與跨國藥企接洽,推動管線其他產品“出海”事宜。
“下一步,榮昌生物將始終堅持以臨床價值為導向、以患者為核心的理念,持續加大新藥研發力度。”溫慶凱說。榮昌生物將快速推進商業化進程,不斷滿足全球尚未被滿足的巨大臨床需求,加快培育生物醫藥產業新質生產力,為健康中國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生物醫藥集團
解決部分原料依賴進口的問題
在牟平區有一個充滿朝氣的園區——藍色藥谷?生命島,它不僅以靈動的命名傳遞出對生命健康產業的蓬勃期許,更以實打實的建設成果與發展勢能,成為生物醫藥集團“1+3+X”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布局中極具活力的核心載體。
“藍色藥谷·生命島不同于國內其他園區,在規劃之初,就搭建了以市場為導向、以平臺為支撐、以產業化為目標的‘銷售—研發—中試轉化—檢驗與審批—生產—銷售’閉環式垂直生態體系。”在記者見面會上,煙臺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工會主席劉志華介紹。生物醫藥集團規劃建設的藍色藥谷·生命島是由“一區三園四島”組成,是煙臺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的重要載體,總規劃面積3.2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130萬平方米。
如今,這座“生命之島”已成功吸引了34家醫藥生產、研發、運營等企業,園區企業24款一類創新藥物獲得國內外31個臨床批件,醫療器械領域有4款二類、3款一類產品上市銷售,共申請專利223項,成功授權102項,其中發明專利88項。園區始終堅持錯位發展理念,形成差異化競爭壁壘。憑借具有國內最大面積的同位素生產環評資質,引進了核藥雙寡頭之一的東誠藥業等13個核藥板塊,建設國內首臺醫用同位素生產用加速器,解決了部分同位素原料依賴進口的“卡脖子”問題。作為國企背景的“鏈主”企業,生物醫藥集團在帶動產業鏈協同發展上經驗獨特。一是“平臺化共享”打破產業壁壘。中試平臺不僅服務園區企業,更向全市生物醫藥產業鏈開放共享。二是“資本化賦能”培育產業梯隊。生物醫藥母基金作為市級產業投資母基金,規模達100億元。三是“政策化銜接”打通落地堵點。實施全員企業服務機制和“政策直通”機制,解決企業后顧之憂。
作為扎根煙臺、服務全國的產業平臺,下一步生物醫藥集團將繼續以“鏈主”擔當,讓更多“創新好藥·煙臺制造”生物醫藥好品加速走向市場、服務民生。
YMG全媒體記者 逄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