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工程加快建設,以“山高力量”托起民生希望;中歐班列晝夜飛馳,用鋼鐵駝隊續寫絲路篇章;貿易通道貫通山海,讓“中國制造”鏈接全球市場……作為山東省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山東高速集團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錨定“走出去” 戰略,歷經41年發展形成外經、外服、外貿“三外并進”的業務格局。
三外協同筑根基 全球布局顯實力
在 “三外并進” 戰略引領下,山東高速集團各業務板塊多點突破,構建起覆蓋全球的服務網絡。外經領域,集團以國際工程承包為核心,依托全產業鏈優勢提供“投資 - 建設 - 運營”全生命周期服務。截至目前,在建境外項目125個,總合同額超560億元,塞爾維亞E763高速公路、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等標志性工程,成為中國技術“走出去”的典范。
外服板塊,自2018年統籌運營山東中歐班列以來,集團推行 “五統一”運營模式,建成“2+4+N”雙循環網絡(濟南、青島2個境內集結中心,哈薩克斯坦等4個境外集結中心),運營線路達57條,累計開行超1.28萬列,運送貨值超1200億元,2025年獲批中歐班列(濟青)國家集結中心,成為穩定山東外貿的“跨境動脈”。
外貿領域,集團錨定“山東省國際貿易供應鏈頭部企業”目標,依托中歐班列境外集結中心打造“運貿一體化”模式,累計開行專列 462列;自有品牌“齊魯號?全球購”覆蓋500余個品類,2025年1-7月實現進出口貿易額38.63億元,同比增長310%,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標桿項目樹典范 施工現場見擔當
塞爾維亞多瑙走廊快速路項目,是歐洲國家路網E75高速公路的重要支線,更是破解塞爾維亞東部交通瓶頸的關鍵工程。此前,塞爾維亞東部波扎雷瓦茨、大格拉迪什泰、戈盧巴茨等城市間,僅依靠低等級公路連接,通行時速不足60公里,不僅制約居民出行效率,更導致沿線戈盧巴茨要塞城堡等優質旅游資源開發受限,區域經濟發展緩慢。2021年,山東高速集團簽署項目商務合同并啟動建設,項目全長約68公里,采用雙向四車道標準,設計時速100公里,全線包含橋梁45座、箱涵16座、立交橋17座,工程規模與技術難度在中東歐地區同類項目中位居前列。
建設過程中,跨摩拉瓦河大橋作為核心節點,面臨水中作業難度大、土質含水量高、河水流速快等挑戰。“傳統掛籃施工方案工期長、風險高,我們創新采用河中臨時墩替代方案,僅用一周就完成水中鋼板樁圍堰施工,為項目的順利竣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山東高速國際合作公司總經理孔晨光介紹。
2025年2月22日,項目31.85公里主線路段建成通車后,被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譽為 “未來之路”。它的建設打通塞爾維亞東部地區交通瓶頸,強化與E75高速公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互聯互通,對方便當地居民出行、發掘旅游業發展潛力、改善投資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山東高速新疆國際物流園則是集團打造 “運貿一體化” 模式的關鍵樞紐,承擔著連接山東與中亞、歐洲,貫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職能。2025年1-8月,該園區運營成效顯著:鐵路到發貨總量達 27.5萬噸,國際班列到發210列,通過“一箱到底”模式,成功助力近5000噸新疆番茄醬出海,運時更快、成本更低。
在大宗商品貿易領域,依托中歐班列境外集結中心優勢,累計進口鋁土礦116萬噸,全部供應山東本地氧化鋁廠,保障省內有色金屬產業產能穩定;同時與俄羅斯、巴西40余家肉類加工廠建立直采合作,累計采購俄羅斯牛肉363柜,合同金額約3.9億元。“我們通過‘物流 + 貿易’協同,1—8月份,完成進出口貿易額15.2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77.74%。”山東高速物流集團總經理史秀川表示,該園區已成為集團深化外貿業務、鏈接“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重要支點。
下屬尖兵強突破 技術責任雙過硬
集團下屬企業各展所長,在國際市場書寫“山東答卷”。山東高速國際合作公司作為集團“走出去”核心平臺,設92個境外機構,打造孟加拉達卡機場高架快速路等標桿項目。該項目是集團投資、建設、運營的首個境外高速公路項目,全長19.73公里,投資12.63億美元,2023年通車后累計車流量超1504萬輛。“我們克服孟加拉無PPP 融資先例的難題,聯合銀團創同類項目最快融資紀錄,還輸出中國高速公路管理標準。” 孔晨光介紹。此外,公司承建的貝爾格萊德中國文化中心,獲魯班獎,成為巴爾干地區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山東高速路橋集團則實現從“搭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跨越。“2006年我們跟著中信建設承建安哥拉項目,現在已能獨立中標摩洛哥高鐵、坦桑尼亞水利項目。”集團黨委副書記程佩宏說。截至目前,路橋集團海外中標315個項目,總金額647億元,2024年中標摩洛哥蓋尼特拉-馬拉喀什高鐵項目,成為路橋集團首個海外高鐵項目,還通過馬達加斯加石墨礦項目打造“項目+資源”新模式。
山東高速臨空綜合保稅物流園內,貨物堆滿貨倉,運輸往來繁忙。這里是北方內陸地區最大的紅酒保稅展示儲銷中心,紅酒日均存放量達200萬瓶、覆蓋全球95%以上紅酒產區,可提供一站式綜合型供應鏈服務。不遠處的冷庫內,來自俄羅斯、巴西等40多家境外頭部肉類工廠的牛羊肉在此中轉,走入千家萬戶。除鋁土礦、冷鏈業務外,“齊魯號?全球購”跨境電商平臺與中免CDF互聯互通,覆蓋1400多個國際品牌,北方最大紅酒保稅交易中心吸引14家國外酒莊入駐,構建起“線上 + 線下”立體銷售網。
民心相通聚合力 社會責任暖人心
“項目建到哪里,責任就延伸到哪里。”這句話,是山東高速集團踐行社會責任的生動注腳。疫情期間,集團向塞爾維亞、波黑等國捐贈防疫物資,還為波黑貧困家庭跨國運送中藥;塞爾維亞洪災時,捐贈優良奶牛并開展養殖培訓,幫助農戶恢復生計;2023年蘇丹沖突中,協助150余名同胞安全撤離。
文化交融方面,集團推行屬地化管理,歐洲公司屬地化員工超 60%,國際運維公司達 98%; 在塞爾維亞,集團還將 E763 高速通車日定為 “斯拉瓦節”,與當地員工共慶傳統節日,構建起互信互融的文化氛圍。自2023年起,公司發起“中塞青年交流訪學活動”,邀請塞爾維亞高校師生訪學山東,實地感受“中國速度”與綠色智慧交通。“我喜歡山東,希望有機會能和父母一起再來。”來自諾維薩德大學的學生米蘭·約溫在歸國之際動情地說。這份經歷如同種子,在青年心中生根發芽,悄然架起一座連接文化、溝通心靈的橋梁。
山東高速集團國際業務部副部長鄭洪玉表示,“山東高速集團作為山東省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戰略部署,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統籌運營山東中歐班列,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積極創建國際貿易供應鏈頭部企業,牽頭設立并運營山東省對外投資合作協同發展聯盟,爭做山東省‘走出去’企業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