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檢察日報
2023-12-28 08:49:12
原標題:“泉心·泉益”公益訴訟檢察品牌響當當
來源:檢察日報
原標題:“泉心·泉益”公益訴訟檢察品牌響當當
來源:檢察日報
2022年冬,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檢察院檢察官到漿水泉實地調研泉水保護情況。
山東省會濟南以泉水著稱,百泉爭涌、脈動不息,成就了濟南“天下泉城”的美名。濟南市中心城區歷下區泉水資源獨特,不僅有44處名泉(濟南市共72處名泉),趵突泉群、黑虎泉群、珍珠泉群三大泉群更是聞名遐邇。歷下區因“舜耕于歷山之下”而得名,歷史積淀深厚,名勝古跡眾多,轄區“山、泉、湖、河、城”相互輝映的人居生態環境令人稱道。
但是,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濟南地下水位持續走低,泉水出現了污染、斷流甚至停止噴涌的情況。針對這一情況,濟南市歷下區檢察院依法能動履職,于2020年開展名泉保護公益訴訟專項行動,打造“泉心·泉益”公益訴訟檢察品牌。三年來,該院共辦理涉名泉保護公益訴訟案件20件、涉及名泉50余處,為重塑濟南“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美麗景象、增強泉城人民的幸福感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能動履職回應群眾之問
三年前的初夏,歷下區檢察院召開“走遍歷下名泉,守護美麗泉城”活動新聞發布會,歷下區檢察院名泉保護公益訴訟專項行動正式啟動。
同年6月,歷下區檢察院檢察長劉愛國和公益訴訟檢察干警一道前往龍洞街道、佛峪村等地調研,了解泉水保護情況。“檢察院也管泉水保護的事?”走訪中,有群眾提出心中的疑惑。這引發了劉愛國的思考:“檢察機關是公共利益代表,依法履職保泉護泉是新時代賦予檢察人的光榮使命,怎么還有群眾不了解公益訴訟檢察職能?”
不久,在該院召開的黨組會上,劉愛國專門強調:“檢察機關不但要管泉的事,而且要管好做實,切實維護好泉城人民福祉。”
歷下區檢察院隨即制定出臺《名泉保護公益訴訟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確定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重點等具體內容。該院成立名泉保護公益訴訟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由每名院黨組成員按片區認領任務,開展訪泉問泉調研走訪工作,采取走近、細看、對比、尋訪等多種形式全面掌握轄區名泉保護現狀,為保泉護泉工作有序、高效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歷下區檢察院的名泉保護公益訴訟專項行動獲得區委、區政府和上級檢察機關的大力支持。區委、區政府、市檢察院主要領導先后對名泉保護專項行動作出專門批示,區委、區政府還會簽《關于支持檢察機關依法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意見》。同時,歷下區檢察院加大對名泉保護專項行動的宣傳力度,凝聚名泉保護共識,通過線上線下平臺廣泛征集名泉保護公益訴訟案件線索。
綜合施策加大泉水保護監督力度
泉水保護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
2021年初春,山東省首個以公益訴訟辦案流程為主線,集線索收集、調查取證、大數據應用及公開聽證等工作于一體的公益訴訟辦案工作中心,在歷下區檢察院建成并投入使用。歷下區檢察院抓住這個契機,結合訪泉問泉中發現的問題,為歷下區每一處泉水“量身定制”了調查報告和泉水現狀評估表,并附以錄像、照片,以“繡花”功夫匯集整理成“一泉一冊”保護檔案,為開展名泉保護日常監督提供參考;建立公益保護觀察員制度,聘請當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區網格員、律師等20余人擔任公益保護觀察員,營造公益大保護氛圍,拓寬線索來源渠道;加強與城市管理、環境保護、林業等相關行政機關的協調溝通,建立“河長+檢察長”“林長+檢察長”工作機制。
名泉保護公益訴訟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歷下區檢察院共收集名泉保護類有成案價值的線索50余條,全部予以妥善處理。珍池位于濟南老城區核心地段,緊鄰泉城路商業中心,是歷下區名泉之一。曾幾何時,由于周圍項目建設,水道堵塞,珍池成為一潭死水。歷下區檢察院迅速與相關部門取得聯系,合力保泉,使幾近干涸的珍池重新煥發勃勃生機。明府城片區是濟南城市歷史遺存最集中、泉城特色最豐富、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區域,該區域名泉多達30余處。針對該區域各名泉泉水景觀提升工作存在的問題,歷下區檢察院多次進行現場調研,并通過現場會、座談會等形式向相關部門提出泉水景觀提升工作的意見建議,被充分采納。
大明湖是天下第一泉風景區的一部分,兩年前,歷下區檢察院在辦理大明湖景區發生的一起縱火案時,提前介入案件引導偵查,并委托專業鑒定機構對放火行為造成的生態損害進行鑒定評估,最終對劉某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劉某承擔了環境損害費用1.1萬余元,并支付1.5萬余元用于生態修復。該案入選最高檢評出的“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千案展示典型案例。
品牌戰略提升泉水保護監督質效
歷下區檢察院依托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著力研發出“12345熱線案件線索查詢研判平臺”。該平臺集線索查詢、熱詞分析、線索處置于一體。自平臺投入使用以來,該院發現公益訴訟線索100余件,立案30余件,其中涉及名泉保護案件線索8件。2022年5月,歷下區檢察院通過“12345熱線案件線索查詢研判平臺”發現,歷下區龍洞風景區內露華泉可能存在泉水污染現象。檢察官現場調查發現,露華泉本身未被污染,但其所在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東佛峪摩崖石刻造像缺乏必要保護措施,且在摩崖石刻造像下方有一農家樂違規經營,危害文物本體安全。歷下區檢察院遂通過召開圓桌會議、磋商、制發檢察建議等方式督促相關部門對農家樂違規經營問題進行處理,清除文物保護單位周圍污染源,并對文物采取必要保護措施。
為切實提升公益訴訟“保泉護泉”專業化水平,歷下區檢察院與山東省分析檢測中心會簽了《關于在公益訴訟案件檢驗檢測過程中加強協作配合的意見》,針對環境保護、農產品質量安全等領域開展技術合作。今年,以“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為契機,雙方對黑虎泉等泉池進行實地泉水采樣,對泉水的多項指標進行分析檢測,積極發揮科學技術在公益訴訟檢察中的支撐作用。
此外,該院著力打造以保泉護泉公益訴訟專項行動為主要內容的“泉心·泉益”公益訴訟檢察品牌,以品牌戰略全面展現保泉護泉工作成效,推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