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3-12-30 09:11:12
原標題:建設“5A”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探索與實踐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建設“5A”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探索與實踐
來源:經濟日報
山東省濟南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近年來在國家有關部門指導下,按照濟南市政府部署要求,扎實推進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十個新突破行動”,加快交易平臺數字化轉型,以數智化助推公共資源交易現代化,提出了建設“5A”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理念,創建“全辦成·更簡易”品牌,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交易場所建設上,濟南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突出建筑智能化和交易數智化相融合,開發建設27套樓宇智能管控系統、市域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協調調度中心、代理機構不見面評審服務大廳、465個工位式評標機位。通過有機整合全市11個交易場所資源,實現設備3D可視化管理、一鍵調配;評委專家統一調度、就近評標;代理機構物理隔離、線上服務;開標評標智能引導、全程管控;交易業務一屏總覽、一鍵歸集,實現全區域(AnyThing)智能管控。場所服務承載能力、交易服務效率以及交易秩序均明顯提升。原來開標需要一個多小時,現在只需要10分鐘;原來每月最多承載700多個項目開標,現在可以承載1100多個項目。評標時長平均減少了0.5個小時,廢標率下降3%。
平臺功能的不斷拓展使交易過程更加便捷、交易項目逐步擴容。濟南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不斷拓展“1+1+N+大數據”(“服務+監管+交易+大數據”)電子平臺功能,充分運用區塊鏈、云計算等新技術,實現線上受理、在線開標、智慧評標、一鍵歸檔、智慧監督、數字見證、自動預警等。建設涵蓋目錄內15大類項目交易系統和目錄外通用項目交易系統,實現“應進必進”“能進則進”全方位(AnyAspect)功能拓展。
與此同時,濟南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橫向打通與市一體化大數據平臺、“智慧住建”、審批等15個平臺數據,縱向打通與信用中國、省投資在線平臺等9個平臺數據,推動跨層級、跨區域、跨行業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實現交易業務全流程“線上辦”“遠程異地評標”“多地分散協同評標”常態化協作。2021年以來,共服務保障濟南區域內交易項目15.8萬宗,交易額突破1萬億元,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和促進省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
在交易服務方面實現全過程(AnyProcess)優化提升。聚力交易全流程電子化,打造“更簡交易”。通過強化數據互聯共享、開發掌上交易APP、拓展“BIM輔助評標”“移動CA”等場景應用,實現交易事項“掌上辦”“隨手辦”、交易資料“跨區認”“免提交”。聚力服務精準化,打造“滿意交易”。實行免收CA辦理費、免收政府采購保證金、增設“政采E貸”“中標貸”等“四免四增”服務,為企業降本紓困。落實全省“平臺服務重點項目十項舉措”,推行“四個零”“五大員”“承諾+信用管理”等7項服務制度,為重點項目落地保駕護航。聚力服務標準化,打造“陽光交易”。深入推進交易服務標準體系建設。推行不見面交易,實現開標、評標、代理機構評審服務、見證、送餐、專家評審費支付“六不見面”。交易服務的優化,讓交易過程更加規范、透明、高效,經營主體得到了實惠。
筑牢“數字防線”。以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電子招標投標監管國家試點為突破口,貫通國家、省水利工程電子招標投標監管平臺,實現水利工程招標投標一體化監管,并在其他行業推行。筑牢“協同防線”。開發建設智慧門禁、人員軌跡定位、異常行為信息推送系統,實現異常行為自動發現、采集、分析、預警、推送,并同步推送給有關監督部門依法處置,形成平臺與監督部門協同聯動。筑牢“社會監督防線”。建立“社會監督員”制度,開展交易場所開放日、媒體體驗日等活動,同步網上直播,191萬人參與互動,以評促改、以改促優,實現無死角全覆蓋(AnyWhere)。
在運行保障方面,濟南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堅持“改革創新”主題主線,圍繞黨建引領鏈、創新驅動鏈、服務賦能鏈、人才支撐鏈4個方面進行強鏈、延鏈、補鏈,持續打造創新生態環境和公平的交易環境,實現全鏈條(AnyWay)創新生態。
(數據來源:濟南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廣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