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01-03 17:28:01
原標題:源頭活水潤花開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源頭活水潤花開
來源:中國教育報
水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以水育人”的傳統,“上善若水”的品德,“水滴石穿”的堅持,“流水不腐”的勤勞,“海納百川”的包容,“乘風破浪”的激情……水之道既是為師之道,也是樹人之道。
近年來,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港城小學(以下簡稱“港城小學”)依托學校臨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充分挖掘中國水文化的育人內涵,打造“水潤童心”德育品牌,努力培養學生做向善、向上、向美的“水潤好少年”,讓學生成長有根、學校發展有向,切實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學校先后獲得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山東省首批海洋文化教育領航示范校、煙臺市“水韻揚帆”黨建品牌示范校、煙臺市中小學“書香校園”、煙臺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一系列榮譽稱號,辦學質量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凝練文化,以水潤心
高品質的特色文化孕育著高品質的特色學校。學校在新一輪高品質特色學校創建過程中,旗幟鮮明地提出走“水潤教育”之路。學校秉持“給學生美好的童年,給人生堅實的起步”的辦學理念,充分發掘水文化的內涵,引領師生以水為師、向上向善,逐漸形成了“海納百川,見賢思齊”的校風、“潤物無聲,誨人不倦”的教風以及“滴水石穿,學而不厭”的學風,讓“水潤文化”切實融入師生血液,成為引領學校快速健康發展的動力源。
校園文化無處不在,不僅體現在校風、教風、學風等無形的文化風氣中,更沉淀在學生日常生活的校園環境中。所以,學校還特別注重通過將各種各樣的水元素、水格言融入校園空間,打造處處、時時育人的水文化教育場。例如,以“浪花”為元素的校園吉祥物分布在校園各處,拉近學生與水的距離;每個班級以水為主題命名,結合班名提煉班級精神,增強學生的文化歸屬感與認同感;創作《奔涌吧!浪花》校歌,讓學生在吟唱中傳承校園文化;建設水潤文化室,讓師生與先賢一道穿越古今,識水、品水、悟水,感受水的動人魅力。
豐盈課程,以水潤智
學校的特色“水潤育人”理念能否真正落地,主要取決于能否構建一個基于校本實際、符合學校文化的特色課程體系。學校以學生立場、素養培育為導向,從滋養學生成長所需的生命之水、生長之水和生活之水三個方面出發,經過反復研討和打磨,逐漸構建形成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潤心、潤智、潤行”三大課程群。
“潤心”課程群即必修德育課程,致力于培養向善崇德、明凈澄澈的“潤心少年”,包括“水之博”節日課程和“水之禮”儀式課程。“水之博”節日課程基于中華傳統節日、特色校園節日、個性班級節日展開,學校精心設計了“節日時光軸”,保障學生月月有活動、日日有成長。例如,帶領學生在春節、清明節等傳統節日活動中,感知文化魅力;在海洋節、風箏節、泡泡節等校園節日活動中,感受團結協作的力量與快樂;在微笑日、夸夸日等班級節日活動中,收獲自信與樂觀。“水之禮”儀式課程立足小學階段三個重要的成長時刻設計,包括“小浪花啟航”入學儀式、“小浪花向黨”入隊儀式和“小浪花遠航”畢業儀式,以隆重莊嚴的儀式讓每一名學生見證自己的成長。
“潤智”課程群即必修國家課程,致力于培養好學向上、聰慧靈動的“潤智少年”,包括“水之源”底色課程和“水之靈”亮色課程。“水之源”底色課程以閱讀為抓手,設計了“魅力語文、趣味數學、活力英語”繽紛學科節,讓學生在多彩的閱讀活動中收獲成長。“水之靈”亮色課程主要從不同角度出發,為每朵“小浪花”搭建展示自己風采的舞臺,如開展“活力啦啦操”“繩毽花樣秀”“小畫家個性展”等活動。
“潤行”課程群即選修拓展課程,致力于培養志行向美、心靈手巧的“潤行少年”,包括“水之斕”社團課程和“水之趣”勞動課程。“水之斕”社團課程以多樣的社團活動為主,目前開設有水墨畫、泥塑、剪紙、陶笛、魔術、航海探秘、傳拓、木工等特色社團,充分滿足了學生的個性成長需求。“水之趣”勞動課程主要是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及四季物候變化,在百花園、百蔬園、百果園、綴珠廊勞動實踐基地開展相應的勞動實踐,讓學生在出力流汗中習得必備的勞動技能,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創新評價,以水潤德
“孩子自從獲得‘潤行章’,現在不僅學習自覺,連做家務也主動了”“我家孩子這個月獲得‘潤智章’后,睡前閱讀再也不用我催了”……在港城小學家長群里,經常有家長興奮地分享孩子的變化,這源于該校“水潤”綜合評價體系的實施。
浪花匯聚,奔涌至海。想要讓學校精心研發的“水潤”特色課程群發揮育人實效,還必須抓住教育評價這個“牛鼻子”。學校依托“水潤”課程,構建“水潤”評價體系,從德智體美勞多方面進行序列化、綜合化評價,讓學生都能在評價的激勵和引導中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評價指標多維化。圍繞學生核心素養設置“潤心章”“潤智章”和“潤行章”,根據學生在不同課程中的表現,由班主任或學校集體給予表彰,讓每朵“小浪花”的風采都能被發現、被看得見,形成人人爭章的良好氛圍。學生集齊三枚獎章可獲評“水潤少年”,成為校園小榜樣。
評價主體多元化。多一個評價主體,多一個評價視角,能幫助學生更加客觀全面地認識自我。為此,學校建立了開放、寬松的評價體系,鼓勵學生、同伴、教師和家長共同參與評價,通過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家庭評價、教師評價和社會評價的結合,增強評價的科學性和指導性,幫助學生更好地超越自我。
評價體系序列化。學期末根據學生一學期來的獎章數量、種類進行綜合評定,分為港城“小水滴”、港城“小浪花”、港城“水潤少年”三個級別,形成完善的全過程評價體系。同時,學校還堅持通過期末家長會表揚、升旗儀式頒獎、校園宣傳欄展示等方式對獲獎者進行隆重表彰,以充分發揮身邊榜樣的引領作用,助推學生全面發展。
多彩實踐,以水潤行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行合一,才是教育的真諦。學校“水潤教育”最終的落腳點在于“潤行”,致力于讓學生真切地將水的堅持、包容、順勢而為等特性,轉變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化作成才報國的實際行動。
為此,學校積極拓展校外資源,創建了各類校外實踐基地,組織學生利用暑期、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時間節點,廣泛開展水文化傳播、巡河護河、水文情況考察等生態環保志愿活動,力求在多彩的主題教育實踐中讓每名學生都知水、愛水、護水,全面提升師生的綜合素養。
“文化熏染、課程筑基、評價引領、實踐強化,四大路徑相互補充,有效助推學校‘水潤育人’理念扎實落地,滋潤著每名學生健康成長。”該校校長說,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未來學校將繼續立足實際、創新思維、多出實招,進一步激活全面育人這“一池春水”,續寫新篇章。
(王少燕 林美娜 林衛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