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01-04 09:35:01
原標題:這支學生創業團隊與農藥濫用問題“死磕”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這支學生創業團隊與農藥濫用問題“死磕”
來源:中國青年報
這是一支和傳統農藥濫用問題“死磕”的年輕創業團隊。他們的研究成果不僅獲得國家級比賽一等獎,相關產品投產后還帶動了1500余名相關技術和上下游管理人員實現就業。
近日,在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決賽中,由濟南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王娟娟、武芳和崔愛萍老師指導,學生宋俊輝、王彤彤、張優、盧楚雯、王欣宇、趙國祥、時呈青和李浩東完成的《青禾促生防蟲生態菌劑研究及產業化開發》榮獲一等獎。
研究團隊自2020年10月成立以來,以解決化肥和農藥濫用造成的環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問題為研究目標,自主篩選出球孢白僵菌BBUJN菌株,能高效殺死200余種害蟲。
團隊還創新性地利用廢棄啤酒糟進行發酵,變廢為寶,有效解決廢棄啤酒糟造成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同時,不斷改進發酵工藝,探索最佳發酵條件,實現有效活菌數≥100億/g。團隊將研究成果通過技術轉化應用于農林行業,研發出部分替代農藥和化肥的新型生態菌劑,并成功申請3項專利。
時間回到2018年,項目負責人宋俊輝尚在高中求學,從新聞報道中看到頻發的農藥殘留事件。部分瓜果蔬菜種植過程中使用大量農藥,出現農藥殘留超標,無法保障食用安全性,甚至一些草食動物因誤食噴灑高毒農藥的植物致死。
面對觸目驚心的視頻圖片資料,宋俊輝的腦海里一直縈繞著一個念頭:能否研制一種新型產品,減少甚至代替農業生產對傳統農藥的依賴,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進入大學后,通過系統的專業知識學習,宋俊輝了解到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僅傳統農藥的使用危及人類健康,化肥的過量使用也會造成土壤理化性質的變化及環境污染,這與國家“生態優先、走綠色發展之路”的農業發展理念背道而馳。
于是,宋俊輝在生物制藥系教師王娟娟的指導下查閱各種資料,并組建團隊,赴山東省科研基地花生田間進行標本采集,開展反復實驗。他們通過僵蟲分離法將采集的蠐螬蟲尸進行分離純化,篩選出6株具有良好生物性狀的球孢白僵菌菌株。之后利用廢棄啤酒糟進行發酵,在研制菌劑的同時實現固體廢棄物的高值化利用。
經過不懈努力,團隊最終研制出了集促生、防蟲于一體的生態菌劑,且做到了綠色無污染,可以有效解決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問題,助力國家農業高質量發展。
宋俊輝介紹,項目團隊從野生球孢白僵菌的研究開始,歷經幾十代菌株篩選、培育和優化,不斷改進固態發酵工藝,完善菌劑配方。經過田間應用,青禾生態菌劑能夠有效改良土壤、促進作物生長和防治多種害蟲,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生態價值,并且該菌劑的每畝使用費用在市場平均價格范圍之內,同時實現了化肥農藥的減量使用,與市面上常見的競爭品相比具有顯著優勢。推廣使用青禾生態菌劑后,在農業種植過程中能夠實現農藥減量20%、化肥減量30%、農作物每畝產量增收10%。菌劑完成中試后,已與多家行業內龍頭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前景十分廣闊。
王娟娟說,青禾團隊研制的生態菌劑在生產過程中將廢棄啤酒糟的利用率提高到98%以上,降低能耗約80%,可以有效緩解資源浪費,同時也使菌劑產品的生產成本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這符合國家倡導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
團隊通過不懈努力和持續研究,成功掌握了高活力菌株的構建和高效菌劑配方制備的核心技術。目前,已與多家代工廠合作,向這些代工廠提供原始高毒力菌株,由代工廠進行擴大培養,以及后續生產包裝,初步實現了產業化生產。既可提高生產效率,也可確保產品質量和穩定性,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此外,團隊建立了網站、青禾原生菜小程序等,依托新媒體平臺進行產品的宣傳與銷售。目前,團隊已成功將產品推廣到全國各地,受到廣大客戶的認可和支持,并帶動1500余名相關技術和上下游管理人員實現就業。未來,團隊將進一步優化和改進,繼續推出二代產品,擴大應用范圍,適用于不同的地域氣候條件以及更廣闊的病蟲害領域,力求提供更多種類、更高效、更綠色的防治方案。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 通訊員 劉珂珂 武芳 來源:中國青年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