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01-08 08:47:01
原標題:我們青年有智慧:讓1.5萬噸高鐵大橋“輕盈”轉體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我們青年有智慧:讓1.5萬噸高鐵大橋“輕盈”轉體
來源:中國青年報
http://vod.cyol.com/vod/data/video/202401/08/1c6b3b21-e0b8-4971-d30f-6ea46a346e7d/transcode_26cd9549-4a87-6ce8-d895-629c8365.mp4/av-g.m3u8
隨著現代交通體系的不斷完善,新建設的橋梁有時不得不經過一些鐵路或公路的上空。如果讓對應的鐵路或公路停運,那不僅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損失,更會給當地居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于是,橋梁轉體施工技術應運而生,采取“先建后轉”的施工方法,先在兩側空地進行施工,待橋梁上部結構完成后轉體跨越下方的鐵路或公路。濰煙高鐵就有這么一個青年工程師突擊隊,操縱國內100米以上跨度最小半徑、最大縱坡轉體T構梁,讓1.5萬噸重的高鐵大橋“輕盈”轉體。如今,濰煙高鐵正線鋪軌已全部完成,進入了開通的倒計時。高鐵“再提速”的背后,是青年工程師突擊隊帶領大家創造的“濰煙速度”。
笨重“橋墩墩”的乾坤大挪移
笨重的“橋墩墩”,如何實現轉體?工人們都凝神靜氣望著距地近50米的空中,隨著現場總指揮一聲令下,在密雨中,這根重約7860噸的T字形橋墩慢慢地側身轉體,橫跨藍煙鐵路,成功對接合龍濰煙高鐵福山特大橋連續梁。濰煙高鐵6標段副總工程師孫鵬飛想起福山特大橋順利轉體合龍的場景,至今仍覺得無比震撼。建設之初,項目建設團隊根據濰煙鐵路現狀、交叉角度及擬建轉體橋結構形式,決定“先建后轉”,即先分頭施工,再使用平轉法轉體施工工藝。這些硬核技術性詞語確實讓工人們難以理解,因此青年工程師突擊隊最初就是要琢磨怎么把技術術語轉化為生活中的詞。孫鵬飛笑著打了個形象的比喻,就像芭蕾舞演員那樣,上臺亮相后,先是雙臂展開、單腳尖觸地直立,以腳尖為中心完成身體直臂旋轉,“不過,7860噸重的橋墩側身轉體,要隨時根據現場數據調整速度、角度、扭力等,緩慢地進行,才能保證橋墩轉體后與前后橋梁嚴絲合縫地合龍對接上。”說到這兒,工人們清楚了,這就是讓大橋“跳個舞”嘛!
確定了建設方案,青年工程師突擊隊又迎來了新的問題。濰煙高鐵跨青煙直通線,兩座轉體橋梁重量均為1.5萬噸左右,是國內100米以上跨度最小半徑、最大縱坡轉體T構梁,施工安全風險高。
直接在鐵路線上修建大橋是工程界人盡皆知的重大難題。首先,橋梁的搭架施工需要一定的場地,鋪開的施工機械、設備必定要影響到下方鐵路線的正常運行;更要命的是,施工時一旦發生點小差錯,萬一掉了點東西下去卡在了鐵路線上,對火車的通行是一項巨大的威脅,更不必說若是砸壞了火車,那麻煩就更大了。
正當大家都在為這個難題發愁時,孫鵬飛卻意外找到了答案。原來,孫鵬飛和一位身材較胖的技術人員鬧著玩,他輕輕推了同事一下,沒想到同事紋絲不動,而他自己卻被反彈出了兩步。這個小小的意外讓孫鵬飛靈感迸發,他想到了物理學“力的反作用”原理,進而想到,如果不吊裝建材,而改為通過反力預壓裝置把建材“壓”上去,形成“反壓”,不就能解決鐵路線上修大橋的吊裝墜物風險了嗎?
凌晨,城市一片寂靜,濰煙鐵路項目上卻燈火通明,隨著最后一輛列車馳過,濰煙鐵路進入封閉施工“天窗點”。最終在“一個天窗”26分鐘內,實現轉體完美,對接分秒無誤,濰煙鐵路福山特大橋跨藍煙鐵路實現“乾坤大挪移”,確保了施工安全。“推廣后,咱們‘基建狂魔’又將一項關鍵技術給‘白菜化’了。”孫鵬飛說。
讓百姓享有“靜靜”的自由
建筑施工現場發出噪音,幾乎是一個無解的頑疾。尤其是濰煙高鐵福山特大橋的建設地點處于市區,周圍有小學、檢察院等。解決噪音問題關乎工程的溫度,這也成了青年工程師突擊隊的成員們遇到的又一個難題。
既要百姓安居,又要推進進度,怎么辦?濰煙鐵路6標項目工程部長楊杰說,他們設計了“遍地開花”的工作方式,即“在高鐵大橋墩子下面搭好支架,一個支架上就可以兩邊同時施工”。
就這樣,之前需要180天才能完成的工作,改變方法后只用了60天,大大縮短了工期。福山特大橋完成后,該路段建設順利完成,大家都松了一口氣。
在項目中成長,邊學邊干
青年工程師突擊隊的技術也不是一朝一夕練就的。95后楊杰不是技術人員出身,大橋轉體涉及許多力的計算問題讓他犯了難——預應力怎么計算?建設方案如何編寫?工程軟件如何應用?……面對這些專業的問題,楊杰在日記里寫道:“當這一個個問題擺在我的面前,心中有一個聲音告訴我:沉下心,我可以!不會就學,不懂就問,必須計算出最合適精準的數值后再實踐,身邊的領導、同事都是我的老師。”
楊杰常被突擊隊的成員們稱呼為“拼命三郎”,晚上學到12點對他來說是常事,根據一系列復雜的測算公式和方法,計算好力的數值后,第二天他再把數值應用到實地建設中,邊學邊干。“我不斷總結,完善了橋梁工程需要建立的平面坐標體系、高程體系、時間體系,在時空關系上對橋梁建設工作作出了詳細的理論總結。我發現,這些體系的建立不僅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還有助于提高整體工程管理水平。”項目報告里,他的成長脈絡有跡可循。
年輕一代的工程師不僅是知識的繼承者,更是創新的推動者。
在過去的施工中,預應力管道的封裝一直是一項棘手的任務。傳統的方法,如用膠帶纏繞,不僅工人難以操作,而且容易受水泥漿侵蝕,導致管道堵塞帶來隱患。然而,這個問題并沒有讓青年工程師突擊隊望而卻步,楊杰率領技術人員查閱大量資料,進行反復實驗,終于有了一次突破性的創新——他們采用了熱縮套管進行密封銜接,不僅提高了封裝質量,而且克服了膠帶怕水、易受污染的弊端,為管道的長期穩定運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當我看見熱縮套管取代了常規的膠布纏繞在預應力管道上,也許這對于整個工程來說只是小小的改變,但對我們來說,意味著實實在在的付出,意味著數不盡的白天黑夜和翻不完的文獻資料。對工作的熱愛,讓我們堅持下來,也正是這一個個小小的成就感,賦予了我們繼續前行的動力。”楊杰還記得聽孫鵬飛解讀項目文化時說過,“謀發展”不僅指開發到新的項目,更是指項目管理水平獲得整體提升,通過項目培養人才、鍛煉人才,才是真發展。“邊學邊干,以學促干,日有所進,與有榮焉!”
濰煙高鐵是國家沿海高鐵和環渤海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京滬高鐵二通道向山東半島的延伸,是未來渤海海峽跨海通道重要的后方鐵路干線通道,對優化京滬鐵路通道、完善國家鐵路網具有重要意義。如今,回望整個建設過程,孫鵬飛感嘆道:“當初這里還是一片廣袤的莊稼地,如今鐵路就像一條巨龍盤旋在土地上。”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月 牟昊琨 實習生 任馨蕾 韓文藝 來源:中國青年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