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4-01-10 09:02:01
原標題:優化人民政協深度協商互動議事機制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優化人民政協深度協商互動議事機制
來源:人民政協報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提高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水平”。《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要求“提高政治協商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通過黨領導下的政治協商工作的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提升政治協商效能”。人民政協要提高深度協商互動議事效能,優化協商議事機制,實現人民政協協商議事可操作、可觀察、可評估,充分發揮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保證深度協商互動議事正確的政治方向。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政治協商最本質的特征,是牢牢把握政治協商工作政治方向第一位的要求。《條例》明確各級黨委在政治協商工作中的職責,提出建立系統化、多部門的參與機制。我們黨依托《條例》的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領導和支持人民政協政治協商,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政治協商效能發揮的堵點、弱點。比如,人民政協政治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的探索,各地“有事好商量”的協商議事工作機制助力基層社會治理,形成了中國式民主的地方協商治理模式。我們有理由期待,人民政協深度協商互動議事通過平等對話、公開討論的協商議事形式,有利于增進人們對現實問題的了解,有利于增強對協商過程和協商結果的政治認同,體現人民政協以協商聚共識、以共識固團結,彰顯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價值理念。
提升深度協商互動議事效能的關鍵點。要提升協商議事過程的公開性。《條例》第四章規定政治協商活動籌備、第五章規定政治協商活動開展,表明政治協商是嚴肅鄭重的公共政治過程。提升協商議事過程的公開性,首先表現為協商議題的公開。其次是建設好公共平臺。協商議事過程的公開,還表現為過程中的交流、辯論、對話在公開的共同平臺上進行。第三,在協商議事過程中,至為重要的是信息的公開。獲取真實、廣泛和詳細的信息是協商主體知情權的具體體現,也是參與協商的前提和基礎。最后,協商議事的公開性還表現為協商的共識和最終決策的作出都應該向協商的參與者和社會公眾公開。
要提升協商議事程序的交互性。《條例》規定政治協商工作應當遵循堅持發揚民主、坦誠協商,堅持政治引領、凝聚共識的原則。協商議事的過程是逐步形成共識的過程,這種過程不是一種簡單的線性過程,而呈現出一種動態的交互狀態以解決分歧的程序原則。首先,增加協商議事互信互動程序設計。中國政治文化的核心價值之一是“和”,達到和諧而又不失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沖突;其次,增加協商議事主體之間信息和觀點的傳遞、交流和回饋的互動性。共識的形成主要是促進各自原有觀點和偏好的轉向,使得各自的觀點趨向于一致的過程,所以作為協商議事的參與者,他們能在互動過程中根據他人的立場而調整自己的判斷、偏好和觀點,這種互動依靠說服、說理而不是強制、控制;最后,增加協商議事追求公共利益(共同利益)最大化的過程。
根據以上關鍵點設計程序機制,包括討論、協商、妥協、反饋等步驟并反復循環論證,使參與者平等、理性地對待自己和他人的觀點,最后達成共識,提升深度協商互動議事效能。
優化深度協商互動議事效能的機制。《條例》對政治協商的原則、方式、領導和職責以及政治協商對象和內容進行了細化。應立足本地實際,將協商前、協商中、協商后三個階段緊密銜接,形成協商主體、內容和程序的整體合力,探索優化具有可操作性的議事效能機制。
一是制定協商議事計劃的程序。根據黨委、政府的年度工作重點來確定人民政協政治協商的重要事務,政協還可以采用網絡協商的方式,嘗試建立社會輿情分析中心,對一些地方熱點問題,組織開展協商交流,引導各界人士合理地表達訴求,拓寬協商議事渠道。二是做好協商議事準備的程序。黨政部門要提前把協商材料送交政協和有關參與者,政協及有關組織要進行專題調查研究。三是組織協商會議的程序。豐富協商議事形式,制定協商議事程序實施細則。只有程序完備、規范,才能保證協商議事的質量。四是匯總與報送協商議事成果的程序。在協商會議結束后及時將協商結果報送黨委、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五是辦理與反饋協商議事成果的程序。建立協商議事活動督辦落實制度,由黨委相關部門牽頭,加大檢查督辦工作力度,檢查、考核對協商成果的辦理、反饋情況。承辦單位向地方政協反饋辦理進度等具體情況,明確辦理的時限要求,明確監督和檢查落實情況的程序等。黨委、政府應及時向社會公布協商的程序和協商議事成果辦理情況,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
(作者系山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副教授、山東省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理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