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4-01-12 08:51:01
原標題:讓城市有源源不斷的故事可講(藝海觀瀾)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讓城市有源源不斷的故事可講(藝海觀瀾)
來源:人民日報
越來越多的實踐表明,只有深入開掘城市文脈,涵養城市文化,讓城市有源源不斷的故事可講,城市形象才會更鮮明,城市才有更持久的吸引力。
最近幾年,通過打造特色美食、地標建筑、主題博物館和品牌文旅演出等方式,一批“網紅”城市“火出圈”,吸引人們前去“打卡”,成為新時代城市文化建設的一大亮點。與此同時,如何持續吸引關注、從“網紅”走向“長紅”,也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課題。越來越多的實踐表明,只有深入開掘城市文脈,涵養城市文化,讓城市有源源不斷的故事可講,城市形象才會更鮮明,城市才有更持久的吸引力。
用歷史文脈定義城市文化主題。一座城市的歷史文脈,由這片土地上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構成,凝聚著當地人的共同情感和價值觀念,也形塑著獨特的城市文化主題。福州就以三坊七巷為載體,打造“有福之州”的城市主題。三坊七巷屬于當地特色建筑形態,是中國古代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福州通過保留老街故居,改拆為修,讓古街區的空間形態和場所內涵融入當下,將厚重歷史轉化為現代人身居其中、可觸可感的文化體驗。如今,三坊七巷不僅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還成功吸引了超過600個商業品牌入駐。
隨著“博物館熱”持續升溫,將文博故事與城市民風民俗有機關聯,也打開了人們了解城市的窗口。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近年來豐富展陳形態,將博物館分為三國歷史遺跡區、三國文化體驗區和錦里民俗區,讓觀眾借由三國歷史走近成都、走近四川,既延伸了博物館主題,也講出了城市文化的多重意蘊?,F在,錦里民俗區已經變成當地的熱門景點,本地居民和游客都把這里作為成都生活體驗的一部分,來此觀光游覽。2023年國慶長假,武侯祠博物館的旅游熱度在國內博物館中名列前茅。
用數字媒介豐富城市故事的講述手段。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發布20個沉浸式文旅新業態示范案例,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和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雙雙上榜。二者的走紅,離不開用新技術新媒介呈現歷史文脈的持續探索。大唐不夜城以新穎獨特的創意刷新人們的觀感,成為網絡熱議的文旅話題,激發網友線下體驗的熱情。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則借力熱門劇集,不僅高度還原劇集場景,還跳出原作,融入更多城市歷史與傳統文化元素,著力打造衣食住行的生活體驗空間,讓游客感受古人生活滋味,探尋文化基因。
善用數字媒介,并不是簡單將城市故事“搬上網”,而是通過對傳統節慶、民俗和生活方式的現代演繹,將現代設計理念和科技手段融入歷史文脈,塑造富有活力的城市形象,賦予城市文化更大吸引力。數字媒介塑造的城市文化新景觀新體驗,令人眼前一亮、心有所動,讓更多人記住一處景、愛上一座城。對層出不窮的沉浸式街區來說,建成只是第一步,圍繞主題不斷刷新形象,帶來對城市文化的新認知,才是“長紅”的密碼。
用文化符號擦亮城市名片。一座城市或許有講不完的故事,但要打動“陌生人”,須在故事積淀基礎上,拿出足夠凝練、足夠接地氣、足夠有辨識度的文化符號。百余年歷史的青島啤酒、30多年歷史的青島國際啤酒節是青島著力打造的城市名片。2023年,啤酒節青島主會場接待全球游客600多萬人次。同時,啤酒節走出青島,在國內60多個城市落地,把美食、音樂與當地文化結合起來,實現不同城市文化的交流溝通。成都的熊貓、茶館,重慶的火鍋,廣州的早茶,山川風物、民俗美食傳遞著一張張形象的城市文化名片,借由體驗者的文字、視頻,生動講述新的城市故事。
那些在網上獲得關注、令人心向往之的城市,那些總有不同故事流傳、讓人“來了不想走”甚至主動參與講述的城市,都在開掘城市文脈上做足了功課。創造性地開掘轉化城市深厚文脈、提升人們的獲得感幸福感,是城市發展的新課題。期待有更多城市探尋傳統,擁抱未來,講述打動人心的城市故事。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