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01-14 14:14:01
原標題:以“一校一品”花跳名片 推進百年老校煥新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以“一校一品”花跳名片 推進百年老校煥新
來源:中國教育報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北臨城小學的校園內不僅有瑯瑯的讀書聲,還有運動場上師生揮舞著跳繩上下左右前后變換的花樣跳、集體繩操、個人速跳以及分組的長繩跳、三人跳……每天學校全員在動感十足的音樂中、朗朗上口的歌謠聲中歡快地跳動,這一幕不僅是“一校一品”實施方案的生動實踐,也是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的極好體現。
花樣跳繩
讓學校擁有“金名片”
北臨城小學結合辦學布局復雜、體育場地不足等現狀,將花樣跳繩定位為學校體育的“金名片”,這一決定有三個原因:
一是簡單易行,利于全面普及。學校構建的花樣跳繩品牌,對體育設施與場地的要求較低,只需在空曠的場所就可以開展,不僅利于本校發動全校學生參與此項活動,在各種場合進行表演、展示,而且利于在其他學校進行普及。二是趣味性強,利于激發學生興趣。與傳統跳繩項目相比,花樣跳繩還有著跳法多樣、趣味性強,可以加入順口溜、童謠等優勢,利于學生因興趣獲得持續性參與。三是啟迪思維,促進身心發展。花樣跳繩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思索如何通過手、腳、身體的配合跳出“花樣”來,不僅利于形成以問題為導向的思維方式,還能訓練出頑強的意志,鍛煉心肺功能,真正實現全面發展。
就這樣,北臨城小學因地制宜地建設了“以繩育人、以繩健體、以繩益智”導向的校本課程,構建起“以全員普及為基礎,立足課堂抓落實,花跳社團顯特色,項目競賽促提升”的“繩彩飛揚”花樣跳繩校本課程,通過典型推廣,把體育特色項目培育經驗推向全校師生,形成百花齊放的生動局面。同時,學校注重體育特色項目與課堂教學、體育大課間、日常訓練相結合,使體育特色項目在趣味性、多樣性、廣泛性等方面得到拓展和創新,學生參與形式多樣的體育鍛煉活動積極性、主動性也得到增強。
任何特色項目的開展和實施都離不開領導的重視,學校建立起以校長、副校長、教導處、少先隊為核心的組織機構,制定學校花樣跳繩五年發展規劃,完善激勵制度,健全考核制度(以四位花樣跳繩專任教師和班主任為負責人分工開展)。校本教材是校本課程開發和建設的基礎,學校收集整理了“花樣跳繩”的基本動作,將“花樣跳繩”以文化和歷史育人的形式編入教材,并以學生為主體將其創新的花樣以該生名字命名編入教材。教研組組織制定花樣跳繩普及教學的學期、學年教學計劃,按照低、中、高年級學生的不同年齡和運動技能水平,設置不同級別難度動作的教學內容,同時還設立了不同項目的等級評價表,做到跳繩知識和技術的有序、持久、深入普及。
自上而下,學校組織課程建設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調度工作進展情況,研究和解決存在問題,切實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給予保障,統籌各項工作,堅持穩步扎實推進。與此同時,學校注重考核評價引導,將師生跳繩活動作為考核評價項目分別列入《教師崗位目標和發展性評價方案》《和美班級考核評價方案》《和美教研組考核評價方案》中,同時將師生基本項目達標情況與推優樹先掛鉤。由淺入深,為推動花樣跳繩工作的縱深發展,學校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向科研要質量。課題研究小組由分管體育的領導牽頭,體育教師全員參與,其他學科教師骨干代表參與,加強課程實施的問題研究,開展花樣跳繩多元育人研討等活動。同時課題研究小組還加強了對師生、家長健康跳繩、安全跳繩的科學引導。
“四措并舉”
讓花跳落地生根
為了讓花樣跳繩不是“鏡頭體育”,而是“落地生根”,北臨城小學通過“四措并舉”的管理策略對學校實行科學規范的管理,整體提升花樣跳繩項目的落地效能。
一是以隊伍建設夯地基。師資隊伍是建設、做好特色項目的核心,學校一方面組織體育和音樂教師多渠道培訓,定期開展研討,提升其校本教研、課堂教學水平;另一方面通過全員普及,每天規定全體教職工跳繩,每學期分兩批組織教師達標測試,養成全員跳繩的校園文化。
二是以社團活動顯特色。學校組建了花樣跳繩學生社團,自主編寫了《花樣跳繩》社團活動教材,制定了低中高三級活動標準,形成了“五定”社團活動模式。學校定期組織社團活動展示,評選優秀社團成員,并邀請社團學生的家長現場觀摩和頒獎,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活動熱情。
三是以文化建設創環境。校本文化建設是特色品牌創建的靈魂。學校經過多年的實踐積累,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形成了較好的傳播文化。例如,利用圍墻、樓道、宣傳欄等空間進行跳繩知識宣傳;利用每周一節“花樣跳繩”課、體育課“課課練”跳繩,形成獨有的操場跳繩文化;少先隊定期檢查指導各班級跳繩爭星榜的使用,并組織開展以跳繩為主題的黑板報和手抄報評比活動;學校校報《馨苑》上開辟了花樣跳繩專欄,對跳繩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學生和班集體進行表彰,為獲獎學生頒發榮譽證書和校報作為紀念,定期編印《花樣跳繩特色活動通訊》;在學生中實行等級達標制度,并與學校“星級學生”的評選掛鉤,學生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達標等級。
四是以項目比賽促提升。競賽是檢驗教學與訓練的“試金石”,是提高學練興趣的“調味劑”。學校將花樣跳繩教學和競賽活動合理結合,在時間、內容、形式上進行統籌安排,力求實現“教會、勤練、常賽”一體化的教學管理模式。例如,每月月底學校都要統一組織各年級的“跳繩擂臺,等你來戰”月擂臺賽,同時還邀請家長共同參加“親子跳繩,共享健康”活動。
作為百年老校,北臨城小學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秀的教師隊伍無疑是“一校一品”的基石,學校花樣跳繩活動更加靈活促進了“雙減”政策、“五育”并舉的落地,實現了以繩健體、以繩益智、以繩育人、以繩娛樂、以繩怡心。近年來,學校一至六年級學生(含特異體質學生)跳繩的及格率平均達到了98%以上,跳繩的優良率平均達到了85%以上,跳繩的優秀率也接近70%。在近兩年的薛城區學生體質檢測中,學校學生的跳繩和各項成績都名列前茅。同時,全員參與跳繩,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效提升了學校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和課程組織管理能力。
(李剛 單文濤 王金麗 殷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