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01-17 08:50:01
原標題:北京核心區做活文化大文章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北京核心區做活文化大文章
來源:中國青年報
新年伊始,有200年歷史的戲樓——湖廣會館在北京西城區虎坊橋再次鳴鑼開演,沉浸式駐場戲《湖光洄夢》在年輕人中圈粉無數。這是近年來北京市西城區注重傳統文化保護利用的一個縮影,文化活水不斷為老城注入新活力。
修繕完成的北京湖廣會館是北京現存擁有戲樓的重要會館之一。結合古建筑的文化特點,北京風雷京劇團為其量身定制了《湖光洄夢》,使會館化身為開放式舞臺,觀眾跟隨戲中人的腳步,游歷湖廣會館的古戲樓、后臺、窗欞、庭院等場景,沉浸式感受國粹藝術和會館文化。
在首都核心區,古建林立、文物眾多,如何平衡保護與惠民、在保護中尋找文化的經濟增長點,正在舉行的北京市東城區、西城區的兩會上,這些都是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2021年,北京推出《關于推動文藝院團演出進會館舊址的工作方案》《北京市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導則》等,促進文化空間資源與文化內容資源有效對接,讓古都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
借助中軸線申遺三年行動計劃,北京核心區一大批文物、古建整飭一新:東城區完成了鼓樓保護修繕、正陽橋疏渠記方碑保護及展示利用、宏恩觀修繕等;西城區完成了先農壇慶成宮騰退,正陽門箭樓南望景觀視廊、天橋百貨商場環境整治等項目。
西城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靳真介紹,過去一年,西城區深化拓展文物活化利用的“西城模式”,9個文物活化利用項目實現落地簽約,首創文物建筑信用融資,新市區泰安里精彩亮相并迅速成為熱門打卡地和周邊居民活動的好去處。慶云寺打造成為金石博物館,將文物活化利用與博物館建設相結合。蒙藏學校舊址作為全國首個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對外開放。
東城區則圍繞活化利用、產業融合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東城區文化和旅游局黨組副書記、局長王鐵峰介紹,去年,東城區陸續推出2023北京古建音樂季、鼓樓“時間的故事”展覽,成為文物活化利用的成功典范。同時,東城區成功入選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單位,“故宮以東”城市文化互動平臺入選文旅部第一批全國智慧旅游優秀解決方案名單……
文化活水也為老城居民帶來更多便利。例如,朝陽門27院是朝陽門街道社區文化生活館,由一群海歸年輕人負責設計和運營,讓大雜院變成功能豐富的文化空間,為周圍居民提供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務;西城區煙袋斜街的廣福觀是什剎海的 “十剎”之一 ,如今,廣福觀已成為什剎海文化展示中心和周邊居民的文化空間。
進入2024年,首都功能核心區也將繼續圍繞“文化”做文章。靳真介紹,2024年西城區將拓展中軸線遺產保護成果,講好中軸線的故事,通過推介行走中軸旅游路書、設計多條行走中軸打卡路線等豐富的活動,讓更多市民與中軸線文化遺產“親密接觸”。
西城區還將完善非遺數字化傳承保護平臺 “云上西城 遺脈相承——西城非遺萬象館”的內容,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充分融入現代生活。
東城區將進一步以文化為引擎激發新動能,打造“故宮以東”文商旅體融合發展示范區,加快推進王府井×前門國際消費體驗區建設。
東城區文促中心主任金晶介紹, 2024年,東城區將全速推進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推動中圖進出口、央視動漫、光線傳媒等文化企業揚帆出海,加強文化對外交流合作,不斷提升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同時,還將推動全市首創文化企業融資“白名單”機制落地,積極推廣文化產業園區“房東+股東”可持續運營模式,首次上線文化金融“一站式”服務平臺,首設“文化金融產品超市”,加快推動金融機構與文化企業精準高效對接。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 見習記者 尹希寧 來源:中國青年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