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01-17 10:13:01
原標題:扎根文化沃土 滋養美好童年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扎根文化沃土 滋養美好童年
來源:中國教育報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景城幼兒園隸屬于濟南市歷下區教體部門,自開園以來,秉承“蒙以養正、浸潤童心”的辦園理念,潛心研究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幼兒心靈,不斷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下的“9+24+n”蒙潤園本教育教學體系,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幼兒心靈,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
扎根文化沃土,構建辦園理念
歷下區景城幼兒園堅持以幼兒為本,探尋適合園情的教育之路。“蒙以養正、浸潤童心”的辦園理念,取自《易經》“蒙以養正,圣功也”之說。孔子亦提出“少成則若性也,習慣若自然也”。要培養人正直的品質,就要在幼兒時期施以正確的教育。“蒙以養正、浸潤童心”正是指在幼兒時期要養正氣、正品行,要在優秀文化浸潤和生活化的教育中,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根基。
躬耕傳統文化,探索課程體系
(一)傳統節日齊放彩
歷下區景城幼兒園以傳統節日為切入點,選擇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除夕、春節、元宵節等九大節日舉辦活動,圍繞“故事里的節日”“指尖上的節日”“舌尖上的節日”“游戲中的節日”等內容,讓幼兒在感受、表現和創造中了解節日習俗、感知節日文化、體驗制作和品嘗節日美食的快樂。利用傳統節日對幼兒進行教育,不僅可以規范幼兒言行禮儀,提升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生活適應能力等,更能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培養幼兒的親社會行為。
(二)食養文化強體質
歷下區景城幼兒園以健康飲食為基礎,通過食知、食味等六個維度將中醫文化與飲食文化有機結合。一是制定富有本地特色的食譜,如甜沫、油旋、油茶等,不僅讓幼兒了解品嘗本土飲食,還引導幼兒動手制作美食,讓幼兒體驗本土飲食文化的魅力;二是運用節氣時令食材,結合“五色營養素”的均衡攝入,配制“蒙潤五行營養水”,用多元的食材更全面地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三)傳統音樂潤心靈
歷下區景城幼兒園開展“以樂潤心”音樂主題課程,一是選取8種中國傳統樂器,引導幼兒認識樂器、感知樂曲;二是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整理關于四季風光的古詩詞內容,編排成優美的旋律,讓幼兒在聽賞、吟唱、律動中理解古詩詞;三是精選《高山流水》《陽春白雪》等優美的民族音樂作品,通過傳統音樂的滲透激發幼兒對音樂的情感,讓幼兒在感知傳統音樂內涵的同時產生文化認同感與民族自豪感。
(四)民間游戲樂無窮
民間游戲種類繁多、趣味性強,對幼兒具有獨特的吸引力。歷下區景城幼兒園為幼兒提供開放的游戲活動環境,創設民間游戲區域,提供豐富的游戲活動材料。在愉快的游戲過程中,幼兒不但增強了體質,思維能力及肢體協調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創設文化環境,豐富幼兒體驗
(一)營造蘊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的公共環境
歷下區景城幼兒園結合齊魯地域文化,確立“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園本特色文化,有機融入環境創設。一是匠心營造戶外環境。教學樓西側設計了古琴造型的雕塑,打造了歷下亭、黑虎泉、千佛山、大明湖畫舫等泉城微縮景觀。二是精心打造樓內空間。各樓層分別確立了碧波蕩漾、古風荷韻、綠樹成蔭等文化主題,形成了“層層有主題,班班有特色”的精彩空間。三是創新拓展公共空間。巧妙利用幼兒園墻面、走廊、樓梯間等空間,以中華傳統節日與二十四節氣為主線,通過節氣認知、節氣生活、節氣探索發現等內容,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二)設計蘊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的區域環境
歷下區景城幼兒園充分挖掘地域經典文化,開辟了別具特色的“蒙潤寬厚里”公共角色區:有“袖珍版”的宏濟堂藥店、草包包子鋪、泰山皮影館等泉城老字號,幼兒可以在這里扮演各種角色,在趣味游戲中釋放天性、感知家鄉文化;有茗香茶藝坊,結合中華茶文化設置了茶藝坊特色區域,根據二十四節氣特點投放了紅茶、綠茶、花茶、黑茶、白茶等24種茶葉,幼兒通過學習泡茶和品茶,了解中華茶文化的起源、茶葉的種類作用、茶藝禮儀等,感受茶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拓展文化資源,提升綜合素養
歷下區景城幼兒園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為幼兒打造豐富多元的學習環境。“走出去”,就是利用區域教育資源,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教師帶領幼兒走進宏濟堂中醫藥文化基地,走進百草園,在豐富多彩的中草藥植物中探尋“寶藏”。幼兒親手制作山楂丸,品嘗勞動成果,感悟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在游、學、思中體驗成長。“請進來”,就是邀請民間藝人走進幼兒園,開展“非遺進蒙潤,看得見的薪火相傳”等系列活動,讓非遺文化在孩子們心中落地、生根、發芽。
歷下區景城幼兒園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在生活化、游戲化的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堅韌意志、愛國情懷和良好品質,真正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近年來,在家長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先后獲得“山東省幼小銜接試點園”“山東省家校共育示范校”“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校”“濟南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濟南市幼兒園課程改革試驗示范團隊單位”“歷下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傳承及保護單位”等榮譽稱號。
(時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