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01-18 10:03:01
原標題:注重傳統文化教育 推進高中語文教研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注重傳統文化教育 推進高中語文教研
來源:中國教育報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在高中語文教研中,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不僅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而且對推進高中語文教研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過程中,山東省平邑第一中學采取以下幾種措施,推進了高中語文教研水平不斷提升。
立足教材,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內涵
高中語文教材包含著諸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教師講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首先應該立足教材。有鑒于此,山東省平邑第一中學要求每名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立足并深挖教材,將教學內容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點挖掘出來。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延伸內容講解,精講細講,讓學生能夠深刻領悟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例如,當任課教師講解韓愈的《師說》這篇課文時,在完成了規定的課堂教學內容之后,在此基礎上圍繞相關內容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師說》這篇課文,主要內容是關于尊師重教的理念,教師可以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視角下,給學生講解中國傳統儒家尊師思想。學校通過教研活動,組織了一節“仿古代先賢,尊授業恩師”的探究課,讓高一學生借助電子產品、紙質書籍等收集資料,就資料內容分組進行評價和思考。有的小組列舉了《宋史·楊時傳》中楊時程門立雪的故事;有的小組則援引明朝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中的句子:“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學校通過這節別開生面的探究課,讓尊師這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理念自覺深入每名學生的思想意識中,讓文化之花開滿學生心間,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芬芳浸潤他們的心靈,教學效果十分明顯。
結合課堂,創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情境
營造適宜的教學情境是高中語文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的有效途徑。山東省平邑第一中學要求任課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適合于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堂氛圍。
首先,課前營造教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氛圍。通過辦黑板報、張貼海報、課前視頻展映等方式,提前營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琵琶行》一文時,教師在開課前幾分鐘播放《琵琶行》這首歌曲,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學習《琵琶行》的課堂中來。在這種人文氛圍的烘托和影響下,學生很自覺地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力量,不知不覺間接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再如,任課教師在講解李密的《陳情表》這篇課文時,提前設計了一期以李密為主題的黑板報,內容包括他的生平、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貢獻等。在課堂講解時,教師結合課文《陳情表》的內容,延伸講解我國關于孝義、忠君、感恩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一系列的情境創設,提升了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與應用能力。
其次,讓教室設施“活”起來。為此,學校組織學生在教室一角開辟出“養心角”“怡心隅”等,放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書籍,懸掛、張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標語,讓學生在學習主要課業的同時,隨時閱讀經典作品,查閱相關資料,進而更好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方式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中,山東省平邑第一中學要求高中語文教師緊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善于利用PPT、音頻、視頻、圖片等工具進行教學。例如,在教學《登泰山記》這一課時,教師將課前收集到的一些關于泰山的視頻、圖片等,借助新媒體教學工具進行播放,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泰山的瑰麗雄奇,進而聯想到祖國山河的美好與壯觀,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又如,教師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互聯網上去觀看一些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視頻節目,比如《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百家講壇》《經典詠流傳》等。這些節目既能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又與時代有著密切的聯系,內容趣味性強,形式喜聞樂見,深受學生的喜愛。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觀看系列節目,激發他們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開展課外閱讀名著活動,拓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視野
開展閱讀經典名著活動,是引導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山東省平邑第一中學在高中語文教研中,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高中語文教材很多篇目節選了中國古代名著中部分精彩的內容,但學生從有限的課文篇幅上無法領會作品的全貌和精神。鑒于此,學校在高中語文教學教研活動中,提倡學生課余閱讀與此相關的書籍,并成立閱讀小組進行討論。例如,在整本閱讀《紅樓夢》的教學中,教師在講授作者概況與創作背景、結構框架、主題思想、主要人物及其主要情節之余,每周留出一節課讓學生自主閱讀,并分組學習與賞析小說中的詩詞以及其中所蘊含的醫學、藥學、社會學、工學等內容。定期舉辦閱讀交流會,引導學生分享自己閱讀的中國古代名著書目以及寫作閱讀心得,如此一來,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日益提升。
組織傳統節日活動,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傳統節日蘊含著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山東省平邑第一中學通過組織傳統節日活動,讓學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學校要求教師以傳統節日為契機,引導學生重視我國傳統節日,學習傳統節日所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例如,在教學《離騷》這一詩篇時,教師在授課時講解關于端午節的知識,讓學生了解端午節和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關系。在課堂上,教師以視頻播放等方式介紹各地的端午節風俗習慣,在課后組織開展包粽子和制作香囊、彩線等活動,讓學生通過傳統節日活動感受端午節所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習俗因傳承而深入人心,文化因賡續而繁榮興盛。此外,學校還組織開展了清明節掃墓、中秋節吃月餅、九九重陽節登高、冬至包水餃、臘八節喝臘八粥等活動。
為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山東省平邑第一中學充分發揮語文教研作用,采取以上幾種措施,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傳承中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值得借鑒與推廣。
(山東省平邑第一中學副校長 王慶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