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2024-01-19 10:11:01
原標題:文旅火熱“出圈” 消費活力回升
來源:金融時報
原標題:文旅火熱“出圈” 消費活力回升
來源:金融時報
本報記者 徐貝貝
從網紅“淘學企鵝”、鄂倫春族馴鹿,到人造月亮、凍梨擺盤,這個冬天,哈爾濱可謂“火出了圈”。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元旦假期第三天,哈爾濱市累計接待游客304.79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9.14億元,均達到歷史峰值。
借著哈爾濱冰雪游出圈熱潮,各地都拿出自己壓箱底的絕活,掀起全國“文旅熱”。2024年元旦假期,國內旅游出游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按可比口徑分別比2019年同期增長9.4%和5.6%。
文旅市場持續火熱,反映出我國消費市場活力回升、持續向好的態勢。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4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2%,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消費再度成為帶動經濟恢復的重要力量,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2.5%。
“2023年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第一引擎,表明我國經濟內生動能增強。”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趨勢上看,今年以消費為代表的內需動能有望進一步增強。一方面,在政策積極引導推動下,服務消費有望延續擴張態勢,服務供給質量穩步提升;另一方面,隨著疫情“疤痕效應”逐步減弱,就業和收入改善、消費者信心回暖,商品消費需求有望逐步釋放。
消費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單看2023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7.2%的增速似乎并不顯眼,但這一成績是在國內外形勢更加復雜嚴峻、困難和挑戰明顯增多的背景下取得的,實屬不易。分季度看,2023年四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3%,增速比三季度加快4.1個百分點,向好態勢明顯。
從總量來看,202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1495億元,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消費重新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動力。2023年,最終消費支出拉動經濟增長4.3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82.5%,提高了43.1個百分點,消費的基礎性作用更加顯著。
從結構來看,服務消費較快恢復成為一大亮點。2023年,我國服務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0%,快于商品零售額14.2個百分點;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增長14.4%,占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達到45.2%,比上年提升2個百分點。2023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4.6%,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范若瀅表示,隨著經濟持續好轉以及擴內需、促消費政策繼續發力顯效,消費有望持續恢復。其中,隨著年輕消費人群壯大,居民對精神享受的更高要求,疊加服務消費場景和業態不斷創新,未來服務消費將保持較強發展動力。
鄉村消費展現的旺盛活力也同樣值得關注。隨著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縣鄉商業體系建設不斷完善,縣鄉消費市場發展步伐加快。自2023年5月份起,鄉村市場銷售增速持續高于城鎮,2023年,鄉村消費品零售增長8%,當年包含鎮區和鄉村地區的縣鄉消費品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38.4%,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文旅等細分消費領域崛起
從文旅消費熱潮持續推進,到升級“綠色消費”需求不斷釋放,再到線上零售保持快速增長,在總體規模增長的背后,一些細分消費領域表現可圈可點。
2023年3月份開始,淄博燒烤刷爆朋友圈,連續幾個月霸屏之后,“村超”帶火了貴州小城榕江縣,如今哈爾濱接棒成為新晉“網紅城市”。貫穿2023年全年的“文旅熱”,既順應了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大趨勢,也展現了我國內需增長潛力。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發布的報告預測,2023年全年國內旅游人次將達到54.07億,國內旅游收入將達到5.2萬億元,分別恢復至2019年的90%和91%。
周茂華表示,當前,我國居民消費正處于升級階段,各地重視文旅方面投入,供給質量穩步提升,文旅市場需求潛力巨大,今年文旅市場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隨著市場供需體系不斷適配提質以及品質生活與綠色環保理念增強,部分升級類和出行類商品銷售增勢良好。2023年,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通信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比上年增長13.3%、11.2%和7%,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增長5.9%。新能源汽車銷售全年保持快速增長。據汽車流通協會統計,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零售超過700萬輛,比上年增長35%以上。
此外,新消費趨勢加速來襲,網上消費持續領跑。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54264億元,比上年增長11.0%。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30174億元,增長8.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7.6%。
網上“人氣”如何變市場“景氣”
2023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把恢復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相繼出臺一系列促消費政策,著力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持續優化消費環境。近期,各地文旅局花式炫技引流,便是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的生動表現。
在各地文旅輪番上熱搜的背后,這輪“文旅熱”是否曇花一現引發熱議。正如黑龍江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何晶所言,哈爾濱這個冬天的火爆并非偶然,而是有一年的準備作支撐。業內專家表示,“文旅整活兒”不能止步于“要流量”,更要扎實練好內功,逐步提高城市的旅游承載能力、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這樣才能把網上的“人氣”變現為當地旅游市場的“景氣”。
對于今年文旅市場表現,中國旅游研究院預測,隨著消費者出游需求不斷釋放以及旅游企業積極布局,旅游市場將變得愈發火熱,2024年全年國內旅游人數達60.25億人次,入出境旅游人數將超過2.64億人次。
從整個消費市場而言,2024年的表現也同樣值得期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今年持續擴大消費指明發力點,即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以及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同時,提出了擴大消費的根本舉措,也就是“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優化消費環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展望2024年,就業壓力有望隨著出口產業鏈恢復以及各項穩就業政策落地而緩解,“傷痕效應”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步轉淡,加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多項舉措,預計2024年消費尤其是商品消費有望走好,服務消費有望保持韌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