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2024-01-22 16:16:01
原標題:“六個精細化”改革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
來源:健康報
原標題:“六個精細化”改革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
來源:健康報
自2020年以來,山東省德州市第七人民醫院以“六個精細化”為發起端,不斷提升學科建設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堅持強化群眾就醫獲得感,穩步推進溫暖醫院建設,看病問題有效緩解,人民群眾給予充分肯定和贊譽。
黨建品牌精細化
聚焦特色黨建品牌建設。醫院創新開展“醫心惠民、健康夜市”,醫務人員利用晚上休息時間“擺攤”坐診,為市民提供夜間義診和咨詢健教服務,兩年來已有3000余名群眾受益。
打造“家門口”貼心服務模式。醫院加強黨建引領,與社區共建、與居民互動,組織黨員干部分階段、分專題開展各類健康促進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豐富的便民服務,以實際行動把健康送到群眾身邊。醫院全年累計開展社區幫扶活動59次、義診服務活動36次、健康講座8場。
上引下延精細化
高位嫁接優質醫療資源。醫院對接北京、濟南等地6家知名三甲醫院,合作共建14個專科聯盟,通過引進運用新技術、新項目、聘任學術帶頭人、成立知名專家(團隊)工作室等方式,全面提升醫療技術水平,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端醫療服務。
推動醫療資源下沉基層。醫院與天衢新區達成共識,托管天衢新區綠城服務站、明德和鳳儀城兩處社區中心衛生室,全面托管新城土橋醫院,建立七院土橋分院,盤活轄區內44個自然村約2.6萬服務人口的基本醫療、疾病預防控制及公共衛生服務資源,打通農村居民看病就醫“最后一公里”,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七院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學科管理精細化
優化學科建設布局。學科建設決定醫院的未來。醫院立足實際,細分神經科、皮膚科、影像科、針灸科等4個特色專科,護理學、消化內科、胸外科等7個重點專科,創建省市級重點專科;組織公衛、健康體檢、院感、職業病4個專業,創建市級公共衛生重點專科。
加強學科內涵建設。醫院多次邀請國家級專家到院授課,提高各學科科研培育能力,厘清重點努力方向,在技術突破、人才建設、項目立項等方面持續發力,先后成為全市基層衛生學會會長單位、黃河流域小兒推拿專科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山東省職業病防治醫療聯盟單位。
人才培養精細化
黨建引領促進人才培養。醫院深入實施“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充分發揮黨支部參與科室管理的作用,全面融入醫院重大決策、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積極吸納優秀人才、業務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加入黨組織,力爭把業務骨干培育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
創新完善人才培養機制。醫院加快各專業高質量發展,制定并實施《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與管理辦法》《醫院優秀人才梯隊建設選拔辦法》等系列人才制度,為醫院高質量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行風建設精細化
行風建設提質增效。醫院建立醫德醫風“三級回訪”工作機制,首先由科室對出院患者電話回訪,再由醫院服務管理辦公室電話回訪,最后是醫院紀檢監察室每月隨機抽取15%的出院病人進行第三次回訪。如有違紀違規問題將嚴肅查處,回訪情況納入個人廉政檔案。
監督執紀精準有效。醫院以繪制廉政風險防控“魚骨圖”為切入點,全面組織廉潔風險點排查,逐一對應制定風險防控對策,建立防控制度體系,提高廉潔風險防控能力;借助微信系統建立“碼上監督”線上平臺,在門診大廳、分診臺和電梯等顯著位置張貼“碼上監督”二維碼,群眾用手機掃描即可登錄App軟件,向醫院紀委反映有關問題。
人文服務精細化
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醫院實施門診“診間結算”“先診療后付費”的舒心就醫項目,“免排隊、秒支付”的移動支付項目,一站式床旁入院、繳費、結算工作方式,從細節上、微小處解決群眾就醫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問題。醫院全年發放滿意度調查問卷4593份,滿意率達96.9%。
擦亮“有溫度”人文服務品牌。醫院創新實施《建設“德州市第一家有溫度的醫院”人文品牌三年行動計劃》,謀劃“溫暖二十條”措施,全面優化就醫服務流程,持續提升群眾就醫舒心感受,此工作經驗在全市推廣。醫院新開設5個護理專科門診,拓展進家入戶的連續服務,涵蓋臨床護理7大類39項內容,為115名居民提供上門護理服務,群眾滿意度100%。
(翟學軍 牛漪 丁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