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2024-01-23 09:55:01
原標題:【鄉村振興讓日子更有奔頭】山西太谷因地制宜激活鄉村造血功能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鄉村振興讓日子更有奔頭】山西太谷因地制宜激活鄉村造血功能
來源:工人日報
本報訊(記者劉建林 李彥斌)日前,在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瑞雪給越冬小麥蓋上了“棉被”,在任村鄉東賈村的日光大棚里,暖意融融,綠意盎然。“經過這幾年的種植,現在也得心應手了,更重要的是,不愁銷路。”東賈村村民張桂芳告訴記者說,該村240多戶,幾乎戶戶有大棚,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全部在棚里干活兒。
5年前,東賈村產業結構單一,村民大多依靠種植核桃賺取微薄的收入。村黨支部書記成衛兵帶著人到山東考察學習,看到彩椒行情好、需求大,回村后動員村干部帶頭,發展彩椒300多畝,當年便收回成本。現在,全村大棚和拱棚的年收入超過1000萬元,人均年收入有四五萬元。
任村鄉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特色蔬菜產業,全鄉現有30多個交易市場,設施蔬菜種植占到全鄉耕地面積的一半以上,是“三晉設施蔬菜第一鄉”。
任村鄉郝村有兩個合作社,一個是村黨支部直接領導的昊偉農業專業合作社,作為公共服務型合作社發揮作用;一個是通過整合任村鄉內的經營能手,組建的昊遠農業專業合作社,作為市場服務型合作社。兩種合作社把發展集體經濟和有效組織農民結合起來,共同寫好“產業強村”的高分答卷。
“太谷作為首批國家級農高區所在地,以區域資源資產稟賦為基礎,充分吸收外部資源資產,探索出多元多層的郝村等5種經濟發展模式。”太谷區委書記、區長郁效軍表示,太谷農村5種經濟發展模式不是專家學者的科學謀劃,而是具有區域特色獨到、統分結合周詳、市場取向清晰等特征。
在合作社的支持下,侯村青年趙銓利返鄉創業,籌建了郝村覆被式全鋼架大棚,安裝了水肥一體化自動控制系統、智能灌溉系統、自動化溫控系統等。“智能設備的安裝不僅讓種植省心省力,還能實現一棚多用、接茬輪作,讓村民在原來基礎上實現增收。”趙銓利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