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2024-01-25 09:08:01
原標題:社零增長7.2% 供給優化“功勞”不可忽視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社零增長7.2% 供給優化“功勞”不可忽視
來源:中國婦女報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經初步核算,2023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26058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1495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其中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550億元,同比增長7.4%。
2023年全年消費仍呈現恢復企穩的狀態。從亮點來看,第一,餐飲消費在內的服務消費、接觸性消費得到了恢復,并領先于其他部分消費;第二,優化營商環境和優化消費環境是一體兩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服務型職能的轉變。因此我們也能夠看到,尤其是接觸性消費,像部分城市文旅消費活力的激發,與當地的供給優化是相關的,如淄博燒烤、貴州“村超”、哈爾濱冰雪旅游等具有特色的文旅消費紛紛成為熱點,從中也可以看出一些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對經濟恢復、消費提升、供給保障等方面做出了更多的努力,對消費乃至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加大。
2023年,消費在“三駕馬車”中的表現亮眼,處于穩步恢復的過程,但對出口與投資或是一個需要邁過的坎兒。在“三駕馬車”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過程中,由于消費是收入的函數,也就是說,只有當居民背后收入以及對收入的預期都有較好的保障與期許的時候,他們的消費能力、消費意愿才能提升,從而形成與投資、外貿相互支持的經濟循環。從這一點看,對于未來經濟前景的預期,應該隨著宏觀經濟的整體向好、消費能力消費意愿的進一步提升,疊加萬億國債、財政政策支持等,進一步帶動投資企穩向好,特別是對于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市場繼續恢復,這是一脈相承的關系。
對于2024年,我們還是要抱著一個審慎樂觀的態度。一方面,對國內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應是比較有期待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會有所支持;另一方面,從2023年一些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積極作為和各地消費水平的提升中,可以看到消費環境的優化和營商環境的提升,也可以看到政府服務型職能的發展,這對于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都十分重要。但還應當注意到全球處于不確定性態勢的前提。
筆者認為,促進消費第一是提升居民的消費能力。第二要提供多樣態的消費場景、商品和服務類型,不應一味地強調哪一種消費類型或消費形式更好,不應將線上消費、線下消費或“消費升級”“消費降級”對立起來,而是要將市場中的各種活力與動力最大能力地釋放。在消費和供給上,還是要做好市場化、法治化的保障,保障市場內有更多的流動性,更多的人、商戶、企業來提供更多消費形式、消費樣態。第三應當繼續“休養生息”,給市場一個復蘇的時間,對于各個行業、企業給予支持和更多的空間。消費是建立在有收入的基礎上,尤其對于民營企業,作為保就業的主體,應給予更多支持與寬容。
(作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萬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