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01-25 09:08:01
原標題:好看的紅色題材戲理應讓觀眾產生共情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好看的紅色題材戲理應讓觀眾產生共情
來源:中國文化報
蘇 銳
近些年,全國集中涌現了大批紅色題材作品,故事多種多樣。那些成功的案例,擅長在或悲壯或熱烈的情節中講述人性的閃光點,讓觀眾產生共情。
以山東省京劇院推出的京劇《燕翼堂》為例。這是一部講述封建家族如何一步步轉變為支持革命一方的作品。創作之初,關于該題材是否適宜在京劇舞臺甚至戲曲舞臺呈現的議論,此起彼伏。大家普遍擔憂的是,在紅色題材創作扎堆的時代背景下,再到“創作者寫過無數遍的沂蒙老區”,找尋一個紅色故事,有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燕翼堂》后來的發展,多少出乎部分人的意料。其在全國舞臺藝術領域獲得的成功,被一些專家歸納為“角色塑造的典范”。因為創作團隊精準找到了“一位封建家族的族長”,用他對革命態度的轉變串聯起所有的故事,引發人們對革命精神設身處地地思考。究竟是什么樣的力量,讓一位固守中庸之道的角色改變信條?
《燕翼堂》通常被歸類為紅色題材作品,其主要故事情節是,沂蒙山區的大家族“燕翼堂”,在掌門人劉合浦帶領下,經歷亂世種種變故。劉合浦作為家族掌門,起初想要隱忍茍活,求得家族太平,甚至不惜以嚴苛家法,阻擋族中晚輩外出參加革命。但是,日偽軍的步步逼迫,寶貝女兒的英勇犧牲,讓他聯想起之前族中年輕人義無反顧的革命景象,最終他的思想實現“鳳凰涅槃”。安頓好鄉鄰之后,他炸毀燕翼堂,與敵人同歸于盡。
劇中,燕翼堂是一個家族院落,更具有象征意義。它象征的,就是中國的傳統思想,或者說是占比相當大的民眾的思想。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無數革命先烈作出了大無畏的犧牲,用超凡的智慧、勇氣和毅力,為民族解放、國家復興而奮斗。但是僅有黨員的奮斗,是遠遠不夠的。中國共產黨的制勝法寶就是發動群眾,讓人民覺醒。《燕翼堂》這部劇,選取的是燕翼堂家族覺醒的故事,實際反映的是在黨帶領下億萬中國人民覺醒的歷史。
大族長一樣的人物,在如今一些村莊,或者部分家庭,仍然存在。這樣的人物通常作出某一個判斷絕非草率輕易,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一定意義上,大眾心理對“帶頭人”有潛在的敬佩之情,因此舞臺上“帶頭人”的態度轉變,順理成章帶給觀眾更加深刻的印象,從而產生進一步思考。
像《燕翼堂》一樣,近年來山東省有多部重點關注人性、能夠讓觀眾產生共情的紅色題材作品。比如山東省呂劇院推出的呂劇《丹心永恒》、山東歌舞劇院的民族歌劇《沂蒙山》、濟南市兒童藝術劇院推出的話劇《英雄山》、濟南市呂劇院創作的呂劇《長歌盡美》等。觀眾看過之后,或者在觀劇過程中,會不自覺地與臺上人物融為一體,體驗角色的悲歡。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代入感?關鍵就是創作人員抓住了人類的普遍情感——親情、友情、愛情,這些每個家庭、每個地方都會存在的情感,是文藝作品能夠打動人的核心要素。
相反,一些命題作文似的創作,效果就差很多。看似是夸獎褒揚一個人物,但是舞臺上的角色無血無肉。人類歷史上,有很多崇高和偉大的事業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這背后的推動因素,就是一個個普通的人、平凡的人。將角色弄成單一維度,往往是立不住的。或者雖然經過人為的“短暫扶住”,這樣的角色后面也難以持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