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公安報
2024-01-26 09:02:01
原標題:東明:筑牢生態屏障 守護候鳥家園
來源:人民公安報
原標題:東明:筑牢生態屏障 守護候鳥家園
來源:人民公安報
□本報記者 林 珊 通訊員 張瑛君
冬日的黃河岸邊,微風吹拂、蘆花搖曳、飛鳥起舞,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徐徐鋪展。
山東省東明縣是黃河流經山東的第一縣,黃河灘區面積317平方公里,動植物資源豐富,是眾多候鳥遷徙越冬繁衍棲息地。每年11月,數十萬只候鳥從寒冷的北方遠道而來,聚集到東明縣黃河灘區越冬,一直停留到來年3月間,成為黃河岸邊一道亮麗的生態風景線。
近年來,東明縣公安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主動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探索形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綠色發展的守“候”警務機制,堅持綜合防控、依法打擊、區域協作,多措并舉守護候鳥家園,全力保障黃河流域生態安全。
26名“生態警長”為候鳥筑起安全屏障
“現在候鳥越來越多,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破壞生態資源和非法狩獵案件持續下降,作為‘生態警長’,我們感到很欣慰。”從警34年的東明縣公安局菜園集派出所民警蔡臺增擔任“生態警長”以來,見證了東明公安忠誠履行生態保護職責、全力守護黃河生態取得的工作成效。
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東明縣公安局全面推行“生態警長”警務機制以來,“生態警長”們指導各遷建村臺專門成立了巡防組,建立了“候鳥保護驛站”,劃定3個大型候鳥棲息地作為屬地派出所重點保護巡查區域進行重點巡護。目前,全縣共有26名“生態警長”守護在黃河岸邊,他們防范化解風險、深化區域警務協作、依法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積極開展愛鳥護鳥宣傳,有力促進了黃河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對于行走在黃河岸邊的“生態警長”來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不光記在了他們的腦海里,也刻在了他們日常守護的腳步中。守“候”巡護是個辛苦活兒,巡護地點又偏又遠,沿河道周邊巡邏一圈一般要花上三四個小時,夜間巡邏民警巡護結束回到單位往往已是第二天凌晨了。巡邏中遇到被非法捕獵的野生動物,民警在固定證據的同時需盡力解救,對于受傷的野生動物,則要第一時間聯系相關保護部門進行專業救助。
“現在我們在生態巡護中還新增了‘無人機’‘電子眼’這些好幫手,速度快,覆蓋面廣,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蔡臺增介紹,“步巡+科技”讓“生態警長”的巡邏守護工作更加得心應手了。
向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犯罪持續“亮劍”
持續向好的生態環境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越冬地,一些不法分子也為此動起了非法狩獵等歪心思。近年來,東明縣公安局繃緊生態保護這根弦,通過網上巡查、警力巡防、區域協作等形式,開展全天候動態監管,持續加大對危害生態環境安全違法犯罪打擊力度,有力促進了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黃河邊有人夜里打斑鳩‘解饞’。”2023年12月的一天,菜園集派出所鯤鵬警務室民警接到群眾舉報。民警連續幾個晚上在寒風中蹲守,狡猾的嫌疑人卻一直沒有動靜。民警沒有輕言放棄,走訪摸排了大量線索,鍥而不舍地尋找蛛絲馬跡,很快發現村民王某甲、王某乙、田某存在重大作案嫌疑。民警繼續在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寒冬深夜蹲守,當3名嫌疑人駕駛面包車再次出現時,將他們一舉抓獲,現場查獲斑鳩41只及作案工具一批,有力打擊了偷獵者的囂張氣焰。
東明縣公安局堅持重拳出擊,常態化向破壞生態環境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等犯罪行為“亮劍”,全力守護黃河生態安全。他們會同市場監管、自然資源等相關部門,聯合開展非法交易鳥類等野生動物專項清理打擊行動,對犯罪分子形成強大震懾,有效遏制了非法狩獵案件高發勢頭。入冬以來,東明縣公安局先后偵破非法狩獵案2起,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2起。
志愿守“候”隊助力守護生態安全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為壯大生態保護的“群眾力量”,東明縣公安局組建起生態保護志愿守“候”隊,志愿守“候”隊的隊員均為轄區群眾,輔助“生態警長”開展守護巡邏、治安防控、護鳥宣傳等工作。
冬天的早晨寒意襲人,“生態警長”們一大早準時帶領轄區“義警”和志愿守“候”隊隊員開始一天的例行巡河,以實際行動夯實生態環境保護屏障。他們建立聯動保護機制,公開舉報電話,開通綠色通道,通過廣泛宣傳動員,有效提高了轄區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入冬以來,警民協作共救助各類野生動物26只。
如今,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到了志愿守“候”隊伍。“長興集鄉緊鄰黃河,是候鳥越冬棲息的家園。現在我們這片河道,群眾全是守‘候’員,看見有打鳥獵鳥的,當場就制止了。”東明縣公安局長興派出所老君堂警務室“生態警長”郝華章自豪地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