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公安報
2024-01-30 09:20:01
原標題:陳勝:勇做護航發展的“起步鐵人”
來源:人民公安報
原標題:陳勝:勇做護航發展的“起步鐵人”
來源:人民公安報
為護航新舊動能轉換國家重大戰略,2018年6月28日,濟南市公安局組建14人的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現更名為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公安工作組,陳勝作為唯一的交警代表,從濟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天橋大隊抽調到工作組。
當時,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正處于建設之初,在4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沒有一條城市道路,僅有國道76公里、農村道路797公里,交通設施匱乏,過往危化品罐車及無牌無證電動二輪車、三輪車多。加之因大拆大建,封閉施工道路多,直接影響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和幸福指數。對此,陳勝一有空就到路上轉,用最短的時間摸清了轄區道路情況,并主動對接相關部門專家,積極推進起步區路網交通組織謀劃建設工作。
2021年4月,國務院正式批復《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起步區建設發展按下“快進鍵”。陳勝一個人的“交警隊”也擴展到4人。當時,連接濟南主城區與起步區的主要通道黃河大道進入封閉升級建設階段。此前,這條全長16.23公里的交通大動脈,每天過往車輛達3萬余輛。如何制定交通組織方案、合理進行車輛分流,保證黃河大道順利施工,擺在這個“4人交警大隊”的面前。
封閉前夜,陳勝頂著大風一直奔波到凌晨4點,終于敲定了沿線每一個交通組織細節。施工中,他又協調組織200名保安隊員24小時盯在黃河大道的疏堵保暢上,并總結了國道施工“三燈、兩帶、兩覆蓋”的交通安全組織模式。從前期規劃設計到具體施工,再到建成反饋,陳勝提供了全過程、全時段的服務。
從2018年6月至今,起步區道路交通組織從“規劃先行”到“雛形初顯”,規劃藍圖正在從紙上到地上一步一步變為現實。陳勝也在用一個交通管理者的努力和擔當,讓更合適的交通組織方案用在每一條新建、改建道路上。
“鐵腕”發力保安全促發展
隨著黃河大道一期封閉施工,繞行104國道的車輛日益增多,較之前增長40%以上,特別是大貨車、危化品罐車往來頻繁。如何統籌好發展與交通安全問題,成為陳勝和同事們面臨的巨大挑戰。
陳勝帶領大隊民警把路面作為“減量控大”的主戰場,找準、找實整治重點。他們實施路段錯時勤務、聯合勤務,加強夜間、午后等重點時段管控力度,開展專項統一整治行動……一系列舉措讓管理工作更加精準高效。
起步區有4座高速收費站,每天凌晨6點高速公路才允許危化品車輛通行,凌晨四五點車輛就已在收費站上匝口排起長龍,存在安全隱患。陳勝協調大橋街道和相關企業,啟用靳家村34畝廢棄物料場建立免費臨時停車場,并配套了超市、餐飲、住宿等服務。臨時停車場建成后,先后協助應對數十次因惡劣天氣高速路口封閉應急處置,為2600余輛半掛車、危化品罐車提供了臨時停車和休息場所,被廣大駕駛人親切地稱為“司機之家”。
“鐵心”護航起步區加速崛起
在濟南市公安局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分局成立的服務保障重點項目工作專班,作為一名有著27年黨齡的老黨員,陳勝每一次都沖鋒在前,當好“項目警長”,全力為經濟發展護航、為城市建設添彩。
某新能源整車項目是起步區目前投資規模最大、示范引領最強的千億級項目,采取邊建設邊投產的建設模式。上百支施工隊伍、上千臺施工機械、近萬名建筑工人隨之而來,施工車輛每天堵在進出工地的狹窄道路上,各類私家車亂停亂放,幾百個小吃攤占道經營,造成廠區周邊交通擁堵不堪。
陳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協調管委會相關部門、街道辦事處等,在廠區周邊拆遷后臨時閑置的地方,開辟了3處可容納4000余輛機動車的臨時停車場,解決了道路亂停車問題。針對攤販占道經營,他協調街道辦事處疏堵結合,建設了兩處商業街、開辟了兩處可容納1000輛機動車的臨時停車場;聯合綜合執法、保安隊員將流動攤販集中到臨時商業街,在滿足職工就餐、購物及車輛停放的同時,解決了周邊交通擁堵問題。
人物簡介▲▲▲
陳勝,濟南市公安局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分局交警大隊大隊長,先后榮獲濟南市“十佳民警”、“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