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01-30 09:25:01
原標題:群眾文化活動“播下種子迎繁花”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群眾文化活動“播下種子迎繁花”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駐山東記者 蘇 銳 文/圖
聊城市邀請全市代表性群眾文化隊伍參與“村晚”展演
春節(jié)來臨之際,山東省聊城市以“乘著高鐵游聊城”“紅紅火火過大年”為主題,重點圍繞“鄉(xiāng)村文化旅游節(jié)”“冰雪歡樂季”“聊城民俗文化節(jié)”三大節(jié)慶品牌,策劃了“古城里面過大年”“文博場館過大年”“鄉(xiāng)村里面過大年”等超300項文旅活動。其中,上千支群眾文化隊伍發(fā)揮骨干支撐作用。
過去幾年,聊城市重視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源頭培育工作。一方面,整合地域資源,打造文化活動品牌,提升群眾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吸引各界力量加入群眾文化隊伍,成為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側的有效補充。
搭起舞臺好唱戲
進入臘月,聊城市茌平區(qū)博平鎮(zhèn)的綜合文化站迎來一批新面孔。他們是在外地求學或者務工的博平鎮(zhèn)居民,趁著返鄉(xiāng)過年的空當聚在一起,排練年前要演出的一臺晚會。
博平鎮(zhèn)的返鄉(xiāng)大學生周欣凝對家鄉(xiāng)這幾年文化陣地的變化感到“不可思議”。她說,能看出現(xiàn)在區(qū)里、鎮(zhèn)上對文化活動特別關注,綜合文化站的環(huán)境和學校圖書館一樣整潔,鎮(zhèn)上的居民經(jīng)常相約到文化站參加舞蹈培訓。
博平鎮(zhèn)綜合文化站的熱鬧景象,如今正在聊城市6295個村級文化廣場同步上演。
近年來,聊城市以“迎頭趕上”的精氣神,搭建群眾文化活動的大舞臺。當?shù)鼐o扣文化惠民目標,豐富群眾文化活動供給,努力實現(xiàn)文化場館門常開、人常來、活動常開展的目標。
比如,聊城市開展城鄉(xiāng)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zhì)行動,用好、用活基層公益崗位,形成群眾文化合力。截至目前,全市配備基層專職文化管理員6295名、文化志愿者2448名、公益崗2038名。
同時,聊城市科學布局城鄉(xiāng)文體設施,構建“中心輻射周邊,周邊補充中心”的文化基礎設施體系。全市自然村文體廣場、文化活動室覆蓋率均在99%以上。建設53家城市書房,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得到全面落實,公共文化云和數(shù)字圖書館建設加快推進,文化服務更加便捷。
拉起隊伍惠民生
聊城市臨清市的退休職工馬信軍是當?shù)匾患覙I(yè)余京劇票友社的一員。臨近年關,他還要抽時間參加票友社組織的進社區(qū)惠民活動。
“票友社一年能組織50場活動。大家不圖錢、不圖名,為的是能有個展示的舞臺,同時回報曾給我們創(chuàng)造良好活動環(huán)境的文旅部門。”馬信軍說。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每年都組織全市范圍展演,馬信軍所在的票友社經(jīng)常受邀參加,讓票友感到“很有存在感”。
根據(jù)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年12月的統(tǒng)計,當?shù)赜谢鶎尤罕娢幕犖?875支,2023年開展市、縣兩級文化培訓180余次。
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務科負責人介紹,近3年來,聊城市以基層為主體,以活動為載體,構建縱向覆蓋全時段、橫向覆蓋全社會、參與度覆蓋全行業(yè)的文藝惠民網(wǎng)絡。
例如,聊城市以“遇見聊城”“書香聊城”等品牌為引領,展示黃河文化、運河文化等特色資源,舉辦第二屆黃河流域戲曲演出季、全國山東梆子豫劇名家名段演唱會等活動,全面提升送文化和種文化水平,2023年舉辦群眾文化活動4.8萬多場。
同時,聊城市依托61支“百靈鳥”志愿服務隊伍、1534名文化志愿者深入開展文化活動進鄉(xiāng)村、進學校、進軍營、進社區(qū)等。實施群眾藝術創(chuàng)作質(zhì)量提升工程,創(chuàng)排《泥土芬芳》《心向藍天》《強渡黃河》等作品,共計450多部。
凝聚合力有保障
群眾文化活動要想提升水平、形成品牌,需要獲得多方面的支持,尤其是人才、資金的保障。
過去幾年,聊城市制定扶持激勵政策,凝聚民間文化資源力量,形成“政府搭臺,多方聯(lián)動”機制,實現(xiàn)文化惠民活動有資金、有激勵、有考核。
2023年以來,聊城市爭取各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資金4247.06萬元,重點用于支持做好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戲曲進鄉(xiāng)村、公益電影放映等,切實保障文化惠民活動有序開展。
為提升各級黨委、政府對群眾文化活動重視程度,聊城市將群眾文化活動納入市對縣年度考核和重點督查事項,實行一周一調(diào)度、一月一通報,每月對工作開展不利、排名靠后的縣(市、區(qū))進行約談,推進文化惠民活動工作見成效。
樂享水城消費季、星空露營季、青春研學季……如今,在聊城市的文旅品牌中,活躍著地方群眾文化隊伍的身影。有的隊伍參與重大活動的演出,有的則來到景區(qū)擔任志愿者,還有的主動化身“蒲公英”,下到基層培訓鄉(xiāng)村文藝隊伍。
“群眾文化活動看似小事,實則關系著民眾的幸福指數(shù)。”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江濤說,未來,聊城市將加大調(diào)研力度,及時精準掌握群眾文化訴求,滿足大家參與文化活動、提升文藝修養(yǎng)的心愿。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