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2024-01-30 10:13:01
原標題:我國各類法人和其他組織數量超1.88億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原標題:我國各類法人和其他組織數量超1.88億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本報訊 (記者 陳和華)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是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唯一標識。全國組織機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服務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庫中共有法人和其他組織超1.88億。
近年來,在各部門共同努力下,我國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穩步推進、日趨完善。全國組織機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服務中心梳理出的2023年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反映了我國法人和其他組織總體規模、區域分布等情況。
2023年法人和其他組織數量持續攀升。截至去年底,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庫中共有法人和其他組織超1.88億,較上年增長12.14%。其中,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突破6900萬,個體工商戶約1.19億。從省級行政區域劃分看,機構總量最大的三個省級行政區域為廣東省、山東省、江蘇省,分別為1797萬、1451萬、1399萬,在全國范圍占比分別為9.54%、7.71%、7.43%;從國家部分重點區域分布看,長三角地區機構總量為2677萬,位居第一;京津冀地區、珠三角地區機構總量分別為1232萬、1352萬,兩地區機構數量相當。
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已全面覆蓋我國各類組織機構形式。截至去年底,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登記范圍已基本覆蓋了我國所有機關、事業單位、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個體工商戶、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村(居)民委員會、律師執業機構、宗教活動場所、宗教院校、基層工會、境外非政府機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基層僑聯組織等35種機構類型,登記管理部門達19個。
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在各部門各領域應用廣泛。目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支撐保障著財稅金融、公檢法等30多個政府部門的信息共享,保障了政府各部門信息應用與統計決策分析;持續推動在電力、銀行、征信、數字認證等10多個行業和領域開展數據服務工作,通過官網、400電話等多種方式向社會提供數據查詢信息高效服務。2023年,全年社會查詢量約2.55億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