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2024-02-04 09:53:02
原標題:千里運菜記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千里運菜記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吃過早飯,游蘭英和同村的姐妹們開始忙活起來。凌晨三四點采摘的新鮮黃瓜,在她們熟練的操作下,經過分揀、稱重、保鮮處理和封箱,整齊碼放在倉庫的四角。
這間庫房,是山東省壽光市文家街道王家大莊村的一個收菜點。游蘭英打包的這批黃瓜,陸續被送到鄰近的新天地果蔬專業合作社,與西紅柿、苦瓜、土豆、辣椒、絲瓜、山藥等十余種蔬菜一同搭上南下廣東的貨車。
從壽光運送蔬菜到廣東,貨車司機劉傳剛跑了4年,累計120余趟。得知記者搭車隨行,老劉從合作社的廚房接來熱水,將駕駛室里里外外擦了個遍:“我們吃住都在車上,車里就是我們的家?!?/p>
壽光擁有全國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和批發市場,僅新天地一家合作社,平均每天就有100多噸蔬菜運往廣東、重慶等地,日均銷售額五六十萬元。新天地合作社理事長王敏利介紹,為保證春節期間蔬菜供應,合作社生產不停、物流不斷,除了除夕當天不發車,其余時間“每天都發車、每天兩三車”。
持續不斷的蔬菜供應,意味著眾多貨車司機要奔波在路上。劉傳剛掏出手機,點開日歷:“今天是1月29日,臘月十九,但愿咱們到廣東后能順利配上返程的貨,在春節前趕回來。”
裝車完畢,劉傳剛同王敏利簽下一紙報酬為7000元的運輸合同,于中午12點50分駛出合作社,向著2060公里外的廣東東莞出發。
隨行途中,記者進一步了解到貨車司機的辛勞與不易。用老劉的話說,原先看別人跑長途感覺挺好,能去不少地方,等到自己也買了車,開上一段時間后,就只剩下腰酸背痛了。
“雖說能去不少地方,但都待不了幾天,配到貨就得馬上走。而配不上貨情況更糟,‘空放’的油費、高速通行費都得自己出。”劉傳剛告訴記者,4年長途下來,發現去哪都不如在家好。
出門在外,家是永遠的牽掛。當上貨車司機后,劉傳剛已經4年沒在家里過年,除夕夜不是在路上,就是在海南等地等待配貨。這位51歲的山東漢子,上有70多歲的父母,下有即將滿“百天”的孫女。兒行千里母擔憂,每半個月,老母親就會給他打一次電話,聽他報個平安。
貨車一路向南,從臨沂駛出山東,再由宿遷離開江蘇,在30日凌晨兩點半到達安徽省桐城市香鋪服務區。行程過半,劉傳剛決定,在這里睡上一覺,等天亮再出發。由于路途勞累,在駕駛室后排的小床上躺下沒多久,老劉便進入了夢鄉。
行車趕路,最能撫慰人心的,莫過于一口熱乎的飯菜。在記者反復勸說下,很少在服務區消費的劉傳剛,終于在飯點走進了餐廳。其間,在位于江西贛州的南康西服務區自助餐廳,老劉濃郁的山東口音,讓他很快結識了兩位同鄉。
陳仁杰是山東臨沂人,與來自山東東營的李貝貝各自駕車,從壽光運送蔬菜去廣州。得知劉傳剛常跑廣州,兩位“90后”貨車司機喜出望外,抓住吃飯的間隙向這位“老師傅”請教路線問題。
走出餐廳,夜色正濃。陳仁杰和李貝貝先行啟程,在經過老劉身邊時輕按一聲喇叭,以貨車司機特有的方式向他告別,隨即消失在夜幕中。
31日凌晨兩點,在離開壽光37個小時后,記者隨劉傳剛到達東莞。在東部快速路收費站,工作人員以現場測量和抽樣檢查的方式完成了“綠通”查驗。
受益于近年來施行的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這一車載重18噸的壽光蔬菜得以“免費”通行。據工作人員介紹,平均每天有幾十輛“綠通”車輛從該站點進入東莞,進一步豐富了珠三角的“菜籃子”。
劉傳剛駕駛貨車??吭谑肇浄街付ǖ膫}庫門口,這趟跨越2000公里的旅程隨之畫上句號。從當天下午開始,這批來自山東的農產品便陸續進入廣州、深圳、東莞等地的商超。而劉傳剛,也踏上了新的征途。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