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稅務報
2024-02-07 09:47:02
原標題:財稅金融發力支持銀發產業
來源:中國稅務報
原標題:財稅金融發力支持銀發產業
來源:中國稅務報
推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要求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結合,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推動稅費優惠措施落地,用好用活專項債政策,拓寬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渠道。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近期,國辦印發的《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促進事業產業協同。發展銀發經濟,事關國家發展全局和人民福祉,需要財稅金融政策有效配合。
養老產業的內涵與特征
銀發經濟是向老年人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及為老齡階段做準備等一系列經濟活動的總和。養老產業是銀發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參與社會發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等為目的,為社會公眾提供各種養老及相關產品(貨物和服務)的生產活動集合,包括專門為養老或老年人提供產品的活動,以及適合老年人的養老用品和相關產品制造活動。根據國家統計局《養老產業統計分類(2020)》,養老產業包括養老照護服務、老年醫療衛生服務、老年健康促進與社會參與、老年社會保障、養老教育培訓和人力資源服務、養老金融服務、養老科技和智慧養老服務、養老公共管理、其他養老服務、老年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老年用品及相關產品銷售和租賃及養老設施建設12個大類。
總體來看,我國養老產業具有4個特征:第一,市場規模大。養老產業的主要服務對象是老年居民,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3.5%,人口老齡化程度遠高于同期的世界平均水平(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9.3%)。相關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達10.3萬億元,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將超過20萬億元。第二,涉及行業多。養老產業在一、二、三產業都有涉及,既包括各類有形的老年產品生產,又包括各種形式的老年服務。此外,養老產業貫通相關產業上下游鏈條,與國民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第三,以基本需求為主。在當前階段,以滿足老年人養老照護、醫療衛生等基本生存需求和發展需求為主。第四,具有較強的公益屬性。盡管部分養老產業可以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參照市場方式提供相關服務或產品,但總體而言,許多養老產業盈利周期比較長,多數處于微利或低利領域,特別是目前我國養老產業中需求最大的養老照護及醫療衛生等領域,需要政府給予較多的扶持。
支持養老產業發展的國際經驗
立法先行??v觀世界各國,面對不斷加深的老齡化趨勢,大多順勢而為,通過推進相關立法,建立相對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老年人基本生活待遇,進而帶動養老產業發展。比如,美國于1965年頒布《美國老年法》,同年在聯邦和州建立美國老齡管理局;2000年,《美國老年法》增加國家家庭照料者支持項目,向家庭照料者提供協助性服務的渠道、咨詢、培訓以及暫托服務等;2006年,《美國老年法》強調老年人長期照料計劃中應讓老年人獲取充分信息。2018年,《認可、協助、包容、支持和參與——家庭照料者法》提出國家家庭照料戰略,該戰略將充分協調社區、服務提供者、政府和其他主體的行動,識別并支持家庭照料者。2020年,《美國老年法》重新授權2020財年至2024財年的各項計劃,賦予各州和地方在配置國家家庭照料服務時的靈活性,并將《認可、協助、包容、支持和參與——家庭照料者法》和《支持祖父母撫養孫輩法》的授權期限延長一年。再如,日本于2000年頒布《介護保險法》,這是繼“全民皆年金”和“醫療保險”之后日本最重要的社會保障制度,也是日本養老產業爆發式增長的關鍵條件?!督樽o保險法》規定,老年人經過專門機構體檢認定后,能夠享受不同等級的居家照護和生活服務,老年人也可以選擇入住療養院、托老所或養老院等機構養老。
戰略導向。日本于2010年公布的《21世紀復活日本的21個國家戰略項目》提出,2010年—2020年,醫療、看護、健康相關產業市場規模再擴大50萬億日元(按當前匯率,1日元約合0.05元人民幣),增加284萬個就業機會,并將養老產業確定為日本經濟的新增長點。
財稅金融激勵。日本《住宅公營事業法》規定,政府將老年住宅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公共事業。為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老年住宅建設,日本政府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一是對服務型老年人住宅的建造和改造行為發放補貼,補貼對象為已登記的服務型老年人住宅,補貼額度按照建筑費的1/10和改造費的1/3且總額不超過每戶100萬日元的標準確定。二是對建造服務型老年人住宅的企業實行所得稅、法人稅5年額外折舊40%,住宅耐用年數不足35年的5年額外折舊28%,固定資產稅5年減稅2/3,不動產取得稅中房屋部分可依房屋課稅標準享受每戶1200萬日元的扣除,土地部分可享受相當于樓地板面積2倍的土地價格減免。三是為計劃建設成服務型老年人住宅的租賃住宅的建造和改造行為,以及購買二手住宅并計劃將其改造成服務型老年人住宅的購買行為提供必要融資支持,如將民間金融機構發放的反向抵押貸款納入住宅融資保險的投保范圍。
以財稅政策支持養老產業發展
養老事業體現的是政府基本職責,屬公共服務、民生保障內容。養老產業是伴隨著人口老齡化和服務社會化趨勢而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更多表現為商品和服務營利活動,兼具市場屬性和公益屬性。因此,推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應準確把握兩者的邊界,要求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結合。
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發展的“穩定器”和“安全閥”,也是推動養老產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保障。一是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體系。不斷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盡快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落實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適時適度調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完善基本醫保政策,逐步實現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二是穩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老齡化發展趨勢,構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政策框架,協同促進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建設。三是完善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制度。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將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納入相應社會救助范圍,予以救助。為經濟困難的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補貼,為經濟困難的失能老年人提供護理補貼,并建立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推動稅費優惠措施落地。落實養老服務機構用電、用水、用氣、用熱執行居民價格政策,不得以土地、房屋性質等為理由拒絕執行相關價格政策。落實好養老服務機構免征耕地占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養老服務免征增值稅等優惠政策,探索加大對企業從事養老產業的稅收優惠力度,如適度拓寬社區養老機構經營過程中所得稅稅前扣除范圍,對營利性社區養老機構實行“三免三減半”所得稅優惠等。
用好用活專項債政策。《意見》提出,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銀發經濟產業項目。為此,各地可以結合實際,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有計劃地推進養老產業項目,同時強化“舉債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專項債券績效考評機制,建立全流程、全覆蓋、全方位的績效評級體系,加強風險管控,統籌經濟發展和風險防控,確保債券資金用對、用快、用好。
拓寬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渠道。鼓勵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提供差異化信貸支持,滿足養老服務機構合理融資需求。探索以應收賬款、動產、知識產權、股權等抵質押貸款,滿足養老服務機構多樣化融資需求。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審慎有序探索養老服務領域資產證券化,支持保險資金加大對養老服務業的投資力度,支持商業保險機構開發商業養老保險和適合老年人的健康保險,以及適合居家護理、社區護理、機構護理等多樣化護理需求的產品。
(作者系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常務副院長、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