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4-02-07 09:55:02
原標題:【光明時評】“饅頭成致富大產業”帶來的啟示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光明時評】“饅頭成致富大產業”帶來的啟示
來源:光明日報
【光明時評】
進入臘月門,家家戶戶開始忙著置辦年貨,在山東青島,年貨清單里必不可少的一項便是王哥莊大饅頭。花樣繁多、色彩斑斕的大饅頭不僅深受本地人喜歡,還漂洋過海、遠銷海內外。2023年,青島嶗山區王哥莊街道共生產大饅頭約1.4萬噸,產值1.2億元,完成了從餐桌面食到特色經濟“領頭羊”的華麗轉變,成為鄉村振興、增收致富的“金餑餑”。
一個看似普普通通的大饅頭,到底是如何“蒸”服世界的呢?將傳統文化與特色產業融合發展,是近年來實現鄉村振興的新途徑、新動能。嶗山區王哥莊聚焦自身發展優勢,持續發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在此過程中深入挖掘當地優秀農業文化遺產并進行創新傳承,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核心競爭力,探索出了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王哥莊大饅頭的發展之路,為廣大鄉村發展特色產業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經驗。
非遺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資源。王哥莊大饅頭作為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有500余年歷史,至今還保留著手工揉、鐵鍋蒸、木柴燒的傳統工藝。作為一種文化媒介,大饅頭承載了淳樸深厚的文化記憶,塑造了代代相傳的獨特民俗。他鄉游子,在一口口韌勁十足、麥香四溢的饅頭里,被喚醒的是一份關于成長和故鄉的美好記憶。步入新時代,王哥莊大饅頭又創新開發出諸多符合時代特色的新產品,推動非遺與鄉村振興彼此賦能、相得益彰。
目前,文旅產業已經成為傳播展示優秀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無論是“淄博燒烤”還是“哈爾濱冰雪”,都是將城市文化符號化、具象化,通過打造“能為自己代言”的城市IP,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為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王哥莊大饅頭也創辦了自己的專屬節慶——王哥莊大饅頭文化節,推出原創主題曲和系列文創產品,開發大饅頭制作研學體驗項目,并邀請網紅達人成為“好品推薦官”,以吸引學生群體和年輕消費群體為主要目標,讓大流量帶動文旅大銷量。在厚植本土特色文化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場景層次、拓展綜合功能、優化游客體驗,形成文化旅游和鄉村產業的高度黏合。實踐證明,這條路是走得通的。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產業發展好,鄉村才能聚人氣,才能讓農民腰包鼓起來。特色鄉村產業的競相發展更豐富了農村經濟的產業結構,讓農民不再單純依賴傳統的農業活動,而是通過走出一條多元化的特色產業發展道路實現增收,進而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政府在其中承擔著重要角色。以王哥莊大饅頭為例,為規范產業發展,當地有關部門專門成立了特產辦公室,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標準化文件,并組織成立了大饅頭協會,實行“農戶+協會”模式,通過培訓和技術服務推廣,帶動百余戶村民成為饅頭加工戶。同時,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下沉,鄉村振興與數字產業的融合也日漸成熟。王哥莊順應發展趨勢成立了電商直播總部,成功開拓了增收新渠道,讓帶領百姓共同富裕的新引擎更加強勁有力。
日前發布的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支持打造鄉土特色品牌”“實施農民增收促進行動,持續壯大鄉村富民產業”。這為我們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政策牽引。深入挖掘各地資源優勢,構建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產業,希望更多“多彩饅頭成致富大產業”這樣振奮人心的故事在神州大地上演。
(作者:劉艷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