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2024-02-07 09:56:02
原標題:智慧旅游:既有好風景又有新場景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智慧旅游:既有好風景又有新場景
來源:科技日報
◎本報記者 都 芃
春節將至,全國各地又將迎來旅游熱潮。近年來,多種數字科技催生諸多智慧旅游新場景,豐富了游客體驗。
站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內的“船頭”上,巨大的屏幕環繞四周,古時大運河兩岸的風土人情躍然眼前;戴上VR眼鏡,走進上海“風起洛陽”VR全感劇場,1000多年前神都洛陽的繁華盛景出現在身邊;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飛越中國”影院,坐上“飛行器”,“穿越”華夏大地,在“飛行”中感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隨著場景的不斷創新,發展智慧旅游逐漸成為文旅產業提質升級的重要路徑。
技術進步豐富旅游場景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VR、AR、數字孿生等前沿數字技術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深刻改變著人們的旅游體驗。通過VR、AR等沉浸式體感仿真技術,旅游景區能夠創造出全方位、互動式的旅游新場景。尤其是對于諸如海底、太空等極端環境或古戰場等已不復存在的歷史場景,沉浸式體感仿真技術可以為游客提供安全且逼真的模擬體驗,進一步豐富旅游場景。
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展廳設計中,就廣泛運用了5G+VR、投影技術等科技手段,打造出“5G大運河”沉浸式體驗區、“河之戀”720°環幕等特色沉浸式體驗空間,全流域、全時段、全方位展示大運河“流動的文化”。同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推出的新疆首部博物館沉浸式文物創意舞臺秀《千年之語》,通過全息投影技術,還原文物所處的時代背景、生活風貌和藝術樣式,帶領人們穿越千年時光,走進浩瀚的歷史長河,身臨其境感受文物的魅力所在。
除了沉浸式體感仿真技術,數字孿生近年來也在文旅產業中得到普遍應用。數字孿生是一種創新的模擬技術,它通過創建一個真實物體或系統的虛擬副本,即“孿生”,來模擬其物理特性。利用這種技術,可以創建文化遺產的精確數字副本,在不接觸原始文物的情況下對文物進行研究并代替原有文物進行展示。它在保護脆弱或珍貴文物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多家博物館積極應用數字孿生技術,使珍貴文物得到更好的活態化展示,拉近了大眾與文物之間的距離。
例如出于文物保護需要,敦煌莫高窟有些洞窟不宜對外開放。而通過構建和展出數字化孿生副本,這些千年前的洞窟、壁畫、彩塑就有機會完整地呈現在游客面前。在敦煌研究院的“尋境敦煌——數字敦煌沉浸展”展廳,游客佩戴好VR設備后,甚至能“飛”起來看莫高窟第285窟。
高捧蓮花的飛天、手敲連鼓的雷公、邊飛行邊降雨的雨神……這些壁畫中的人物在數字技術的助力下被還原得栩栩如生。“數字掃描、三維重建等技術實現了對第285窟的1∶1還原,趣味互動更提升了游客敦煌之行的體驗感。”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副部長雷政廣說。
數字技術在旅游場景中的應用,為展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提供了新的手段,推動了旅游業的數字化和智慧化發展。“游客與其說是為‘新鮮感’買單,不如說是為技術營造的共情、共鳴等新體驗買單。”貴州民族大學副教授董振邦認為,如今的游客不再滿足于走馬觀花式旅游、大水漫灌式宣教、蜻蜓點水式體驗等,希望獲得更多參與感和沉浸式體驗。廣泛應用數字技術打造的智慧旅游場景正在讓游客的需求得到滿足。
智慧手段提升服務體驗
在智慧旅游場景中,數字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給旅客帶來新奇的體驗,也將助力旅游業服務質量的提升,推動旅游業提質增效、升級發展。
“云游青島”“一部手機游云南”“數字故宮”……在全國各地,智慧化的旅游服務在提升游客體驗的同時,也讓旅游管理更加高效。在許多地區、景區,通過一個小程序、一個App,游客就可獲取“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服務。
作為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景區,嶗山風景區一直是最具青島特色的地標風景之一。為了提升游客的游覽體驗,嶗山風景區在原有信息化的基礎上,啟動了全域旅游智慧管理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景區旅游秩序、安全保障和旅游品質。例如,景區搭建了仰口游覽區可視化數據平臺,集成了景區介紹、數據中心、AR實景、客流軌跡等功能。這一可視化平臺能對仰口游覽區人流、車流的數據有針對性地進行分類匯總和展示,按時間還原游客游覽軌跡。無論是對景區的服務監管、護林防火,還是提升游客體驗、保障游客安全,都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
而作為我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依托大數據產業,貴州構建了全域旅游大數據綜合分析管理體系,搭建了智慧旅游一站式服務平臺,將旅游信息、旅游消費需求與旅游服務供給相結合,推動旅游業態、旅游服務和旅游產品創新升級。VR/AR導覽、云直播、高清視頻、AI文娛互動、景區智能管理等應用場景激發出智慧旅游的新動力,使貴州旅游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的帶動下,智慧旅游相關產業發展不斷加速,尤其是相關技術研發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據測算,我國智慧旅游相關專利總量從2012年的99項增長到2021年的731項,數量上增長了7.39倍,復合增長率達到22.1%。
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數字科技研發生產端和旅游應用消費端的貫通,將充分發揮旅游業海量市場、龐大用戶、多樣場景的規模優勢,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而智慧旅游在推動城市更新、增強文化賦能、延伸文旅業態和產品的發展半徑、帶動能力和輻射空間等方面都具有積極意義。
未來,隨著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術的進一步迭代發展,智慧旅游與數字技術的融合也將更加深入,隨之而來的豐富的旅游場景、個性化的旅游體驗、便捷高效的旅游服務,都將成為助推旅游業創新升級的重要驅動力。
短評
◎楊 雪
數字化賦予文旅產業新活力
日前,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生活服務數字化賦能的指導意見》,指導推進生活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意見》提到,要加快文旅領域數字化轉型升級,豐富數字化文化和旅游體驗產品,推動文化和旅游場所數字化改造提升;推動地理信息數據與生活服務要素的耦合協同,更好支撐智慧社區、智慧出行、智慧旅游等生活服務應用場景。
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的日新月異,在推動智能產業、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也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豐富生活服務數字化應用場景,正在將中國經濟的澎湃動能與千家萬戶的美好生活有機相聯。
尤其是在文旅領域,數字博物館、虛擬體育場等文旅新場景已不斷涌現。數字技術跨越生產與消費的障礙,以海量數據的收集使用創造出更精準的應用價值,既滿足當下人們對旅游差異化、個性化的需求,又助力文旅產業降本增效、優化服務質量。
場景驅動創新,越來越多的數字化技術逐步走向成熟,并在文旅場景中落地,服務人民美好生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