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2024-02-08 10:06:02
原標題:電商直播齊上陣 銀行助農有妙招
來源:金融時報
原標題:電商直播齊上陣 銀行助農有妙招
來源:金融時報
本報記者 張冰潔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多次強調農業科技支撐的重要性,提出“優化農業科技創新戰略布局”“發展智慧農業”“發展鄉村土特產網絡銷售”等多項與科技相關的重要舉措。
“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建設數字鄉村,離不開高技術物質資本和高人力資本的投入?!睙o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表示。
《金融時報》記者注意到,當前,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正在推動金融業態、金融產品發生深刻變革。在農村金融領域,金融科技已然成為破解農村金融發展困境的新利器,推動農村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
“新活水”:
支持特色產業做大做強
“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全方位、多維度刻畫農業農村客戶,精準匹配需求,提供更加普惠的數字信貸、更加安心的保險服務、更加精準的債券和基金融資渠道。”吳琦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近年來,銀行業利用“大數據+互聯網”技術,通過線上化、智能化、差異化的惠農產品,破解鄉村信貸難題,為農村產業發展帶來了“新活水”。
工商銀行將衛星遙感技術應用于農村信貸場景中,依托衛星遙感技術精準識別農業生產種植作物信息,動態跟蹤其全成長周期,依托可信數據全面真實反映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實現不同場景的貸前準入授信及貸后動態監測全流程閉環管理,提升農業信貸業務效率。
為了助推山城重慶種植業高質量發展,農業銀行以“數據+科技”為支撐,創新推出“智慧種植貸”,以種植業收益權為質押,著力破解經營主體融資難、擔保難問題。
“我們構建了‘生產經營監控+智慧數據采集預警+供應鏈資金閉環’全過程監管模式,通過客戶準入、智慧監控、人防輔助、資金閉環、連帶擔保五種手段,防范化解權利質押信貸風險,助力種植業穩產增產?!鞭r業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除信貸支持外,建設銀行創新打造了“農業保險+信貸”支農模式,引入農業保險數據為農業客戶增信。
自2022年起,建設銀行聯合農業農村部開展“險貸直通車”專項創新服務,接入全國農業保險數據,評估農戶實際資金需求及風險承擔能力,為其提供信貸支持。截至去年8月末,該服務已為農戶授信3.1萬戶,授信金額達21.61億元。
“新橋梁”:
鏈接“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三二一,上鏈接!”
黃金貝貝南瓜、山東蜜薯、迷你小冬瓜、“水果”茭白……在銀行助農助企的公益直播間里,琳瑯滿目的農產品擺滿了直播臺,銀行行長變身“主播”,對著鏡頭熱情地介紹著每一個產品。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實施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工程,推進縣域電商直播基地建設,發展鄉村土特產網絡銷售”。
在互聯網、云平臺的支持下,直播帶貨為鄉村產業發展、農產品銷售開辟了一條“新路徑”。從助力脫貧攻堅到持續推動鄉村振興,各家銀行也紛紛發力助農直播,打通農產品從田間地頭“最初一公里”到消費者手上的“最后一公里”,為鄉村發展闖出一條“致富路”。
“經過充分調研,我們為廣大消費者精心挑選了壽寧土蜂蜜、浦城大米、寧化金糯薏米、福安茶油長壽面、延平百花蜜等20多款來自福建九地市爆款農產品?!睆B門國際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為了助推福建地區農戶拓展銷售渠道,去年以來,廈門國際銀行舉辦了多場愛心助農直播活動,以金融之力架起消費者、農戶之間的溝通橋梁,幫扶農戶們增利創收。
在開展電商直播的同時,各家銀行也在探索“銀行+電商”的鄉村振興新模式,通過在自己的電商平臺開設鄉村振興專區,為農產品打開銷路,走向全國市場。
早在2020年3月,廣發銀行就在廣發銀行App、廣發信用卡微商城等多個渠道搭建愛心助農專區,并專門設立三區三州專題館,為各種助農產品提供銷售通路。
依托“光大購精彩”平臺,近年來,光大銀行充分發揮銀行電商金融服務優勢,積極探索推廣模式、拓寬銷售渠道,網銷、直播齊頭并進,通過開展線上農產品直播帶貨,舉辦線下農產品展銷,激活鄉村發展新動能。
“新生態”:
搭建“場景+金融”綜合服務平臺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推進農村基礎設施補短板。持續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發展智慧農業,縮小城鄉‘數字鴻溝’”。
金融機構持續梳理政務服務、專業市場、龍頭企業供應鏈等農業應用場景,利用數字化技術精準對接涉農客戶需求,打造了承載鄉村產業發展和農民生活的智能化鄉村金融服務平臺。
“鄉村振興數字化轉型要走開放化合作道路,構建數字鄉村‘協同生態圈’。”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張文武表示,工商銀行通過“找伙伴、搭平臺、供服務、筑生態”合作模式,依托同業領先的技術平臺,實現了場景融合、業態聯動。
《金融時報》記者注意到,聚焦農業產業發展,工商銀行搭建了“興農撮合”服務平臺。針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業產業強鎮各類涉農經營主體,該行提供“平臺+撮合+金融”服務模式,為農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拓展產品、項目、技術、資金等合作渠道,引導撬動更多資源要素向鄉村匯聚。
“截至2022年10月,‘興農撮合’平臺已覆蓋全國近50%的農業強鎮、60%的現代農業產業園、70%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吸引6萬余個農業經營主體入駐,促成農業合作成果4800余項,影響范圍和覆蓋面不斷拓展?!睆埼奈浔硎尽?/p>
面對鄉村金融基礎設施不足的現實情況,建設銀行發揮金融科技優勢,廣泛對接鄉村社會資源,與村委會、鄉村超市、供銷社等第三方主體合作,打造了涵蓋線下普惠金融服務點、線上服務渠道在內的“裕農通”鄉村振興綜合服務平臺。
“智慧助農終端不僅為村民提供存取款、轉賬匯款等基礎金融服務,還能提供社保醫保、惠農補貼、生活繳費等多項民生服務?!苯ㄔO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去年8月末,服務點已累計服務農戶約5800萬戶,當年累計辦理各類交易約2億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