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2024-02-10 08:26:02
原標題:除夕夜,上海一家小飯館里的“氣象”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原標題:除夕夜,上海一家小飯館里的“氣象”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除夕夜,上海一家小飯館里的“氣象”
( 2024-02-10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要聞
本報訊(記者王永前 蘭天鳴)除夕夜里,抬頭華燈初上,遠處煙花綻放。在上海市靜安區臨汾路街道的新旺美食林農家菜飯店里,一桌桌年夜飯熱氣騰騰,約200平方米的小店被擠得滿滿當當,歡聲笑語中烘托出濃濃的年味。
鍋氣、和氣、熱氣、勇氣、底氣……辭舊迎新時,小飯館里“氣象”眾多。
“全家福砂鍋、花雕清蒸草雞、羊肉鍋仔,可以上桌了!”……后廚里,來自河南的大廚張艷北正利落地顛勺。一整只被片好的魚落入鍋中,火焰在鍋底“舞”出各種形狀。這一夜,張艷北要為食客做上數百道菜肴。
“在上海做廚師20多年,年夜飯講究的是現做,比預制菜更有‘鍋氣’。盡量用天然佐料,保證味道更要健康,這是廚師的本分。”他邊擦拭額頭上的汗水邊說。
幾分鐘后,一道道色澤鮮艷的農家菜被端到居民朱桂鳳一大家人面前,三代同堂其樂融融吃著年夜飯。
煙火氣里的親情,就是最好的年味。
67歲的朱桂鳳說:“我們一大家有21口人,家人最重要的是‘和氣’。我有4個姐姐,別人叫我們‘五朵金花’。不管誰遇到什么難事,都能一起商量、一起面對。家和才能萬事興,家庭才能有‘戰斗力’。”
朱桂鳳邊上的幾桌人,是飯店老板俞迎春請來的“特殊客人”,他們是環衛工人、外賣小哥和快遞小哥。
3名環衛工人在靠窗的一桌坐下。此時,他們還身著厚厚的灰色工作棉服。
一碗酒釀圓子湯下肚,3人聊起了南方的濕冷天氣。其中一位說道:“現在早晚溫差太大,冷氣能直接‘打穿’衣服。”
“天冷的時候,我就想回家,見到家人心都是暖的,身上感覺一下暖了三度,一點都不累了。”來自云南的環衛工人楊坤菊說。
“90后”美團外賣小哥陳剛和同事也風塵仆仆地進到店里。他剛送完農歷兔年的最后一份外賣,手已經被寒風凍得通紅。
這些年,陳剛走南闖北,在吉林老家開過小貨車、在淄博當過燒烤店長、在昆山電子廠加工過電腦主板。去年,他來到上海做起了外賣小哥。
他對工作頗有心得:“干外賣要總結經驗,人家為什么一天能送100單,你就干40單。要有信心、有勇氣把活兒干好。”
陳剛在老家有一個8歲的孩子。他今年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每個月留2000元,剩下的全部寄回家,爭取今年攢下10萬元。
陳剛斜對角的一桌是4名快遞小哥。快遞小哥孔邵坤對自己今年的收入底氣十足,“每天我要走3萬步,可以送200多單,現在1個月能賺1.4萬元,對我來說忙點也挺好”。說完他一飲而盡杯中啤酒。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飯店老板俞迎春開始給大家敬酒。他是附近的“名人”,剛入選了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發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
20多年來,他每天做好午餐免費送到社區孤老家中。每逢傳統節日,他就請孤老們、沒回家的快遞小哥等來飯店吃頓團圓飯。飯店的走廊上也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錦旗。
“大家來自五湖四海。在上海過年,希望能融入上海。一口飯下去,什么煩惱都忘掉了。”俞迎春舉杯提了提氣說,盼望新年有更多人一起把“助人為樂”的公益越做越大,讓更多老年人、外來務工人員能“吃上一口好飯”。
農歷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小飯館里呼喚“新年新氣象”的聲音也越來越響亮……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