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4-02-13 09:10:02
原標題:龍年祝福,指尖勾勒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龍年祝福,指尖勾勒
來源:光明日報
【青春之我】
我們中國人對龍的喜愛是刻在骨子里的。甲辰龍年來了,我這個手藝人,此時定要發揮特長,用我的方式表達新年祝愿。
從事了十多年軟陶手工藝創作,我一直希望這門手藝能被更多人看見。這次,為迎接龍年制作的一系列軟陶作品,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展出,老手藝迎來了流量。
“呆萌可愛!”“元氣滿滿!”大家感受到,這些作品與傳統形象里龍的力量感、威嚴感完全不同。用卡通手法創作的龍,讓軟陶制作手藝走進了更多年輕人的視野。在這些作品中,“龍生九子”系列的作品格外受歡迎。有一位小觀眾集齊了九張和各位龍子的合影發到社交平臺,還說這樣可以“召喚神龍”,著實可愛。
當初策劃時,我想到龍九子和我們一樣都是“龍的傳人”,雖然性格各異、愛好不同,但都有剛正不阿、拼搏進取的特點。查閱文獻、實地走訪,我深知只有深入了解每一個龍子的特點,才能展現出獨特風采。這個步驟看似枯燥,但給我收獲最多。
我嘆服于古代先人的想象力,在和龍子有關的傳說中,龍子們的個性、特長以及常常出現的場合都十分講究。例如,第九子螭吻,龍頭魚身,具有強大的控水能力。古人常把螭吻雕刻在殿脊兩端,讓它發揮鎮邪避火的作用。為了形象地表達出螭吻的特點,我給它設計了前翻的魚尾,并添加了一個屋頂作為底座。它的嘴部就“咬”在屋脊上,遠遠看去就像它用嘴支撐在屋頂表演倒立,十分俏皮。
設計時的種種想法都很美好,到了燒制的環節,我才發現之前的設計是給自己出了一道難題。這小螭吻的造型倒是栩栩如生,可這個姿勢的身體重心是在后部,整個造型全靠嘴部來支撐。在燒制的過程中,因為重心問題,屋脊處出現了裂痕。猛地看到這裂痕,我心頭一沉:難道“老九”要重新設計?
幾番觀察,我發現這個裂痕十分巧合地出現在螭吻嘴部的前方,就好像它多使了一些力氣,一不小心把屋脊咬裂了一點點。我將錯就錯,進行了一些調整。這個燒制時產生的瑕疵,反倒成了讓螭吻形象更添俏皮的“神來之筆”。
一次圍繞龍的設計,讓我重拾當初選擇做軟陶的美好感受。我愿繼續用這門傳統手工藝,探索更多傳統文化現代式表達的可能性。龍年,我將帶著更多年輕弟子一起創作,用雙手傳承手藝,用指尖勾勒對生活的祝福。
(本報記者趙秋麗、馮帆采訪整理)
(本期選題支持:蘇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