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
2024-02-17 09:08:02
原標題:在年味兒里感受人文經濟魅力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在年味兒里感受人文經濟魅力
來源:解放軍報
2月11日晚,人們在濟南市趵突泉公園觀賞花燈。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攝2月15日,舞獅隊在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舜帝陵景區進行“天塔舞獅”表演。新華社發
新春新市,物阜民豐,百業興隆。
舉起杯、聚個餐、守好歲,傳統在賡續;賞新片、買非遺、去旅行,年俗更新潮。好一個年味兒十足的開年市,好一個煙火氣升騰的中國年!
跟隨百姓歡度春節的步履,記者深入大江南北,在濃郁年味兒里感受人文與經濟交融共生之和、相得益彰之美。
活力中國年:年味充盈市場
一桌年夜飯,不盡團圓情。
龍頭造型的行運金龍包、用粉色小龍點綴的豆茸酸奶糕、寓意“盆滿缽滿”的盆菜和“步步高升”的年糕……廣州酒家今年的年夜飯,飽含吉祥的好意頭。
從全家上陣采購食材制備年夜飯,到選擇在飯店享受年夜飯,再到根據群眾需求提供更有滋味更有內涵的年夜飯,中國人的“舌尖文化”與“舌尖經濟”相輔相成。
商務部大數據監測顯示,今年除夕,我國部分重點大型連鎖超市即時零售銷售額同比增長約20%。年夜飯等服務消費火熱。除夕當天,重點電商平臺在線餐飲銷售額同比增長40.8%。
吃飽喝足,上街接福。大年初一一早,北京王府井商圈已經人頭攢動。在王府井工美大廈前,披上龍年新衣的“冰墩墩”化身“龍墩墩”,威武喜慶,吸引不少人拍照打卡。
乘著賀歲東風,“龍墩墩”再次躋身文創界“頂流”。自2023年12月7日正式開售以來,各線下門店累計銷售“龍墩墩”系列產品約60萬件。
良渚博物院的龍首玉顏鏡、中國郵政以甲辰龍年生肖郵票圖案為主題的文創冰箱貼、華為的龍年典藏版耳機……龍,賦予創作者靈感,豐富消費者選擇。
在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王祎看來,中國生肖經濟火熱的背后,是基于生肖的文創和品牌營銷與現代國潮消費趨勢相結合,通過創新融入多樣化的文化元素,從而激發的消費新活力。
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指出,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數以億計的中國民眾在春節假期內返回故鄉、探親訪友。春節期間人們外出聚餐、購物、旅行的意愿會大幅提升,假日消費需求充分釋放。
年味濃厚,市場紅火。古老春節,為開年經濟鋪就深厚的文化底蘊。
人文中國年:產業賡續文脈
這個春節假期,游人紛紛走進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江蘇蘇州平江路,感受古城之春、體驗國風新年。
花燈綴滿小橋,紅綢映照流水;紅色的貨攤隨著古街巷綿延,香囊福袋沁人心脾……順應人們需求,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推出新春年味市集等一系列活動,讓市民、游客在江南年俗中領略傳統文化魅力。
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三天,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累計客流量超過4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傳統文化的生命張力在實踐中。”蘇州市社會科學院院長王俊認為,彰顯江南文化特色的文旅新業態、文化新場景、文創新產品,不僅賡續佳節傳統,而且讓中國人骨子里的傳統文化基因與現代文明交相融合,實現了春節文化和現代經濟和諧共生。
以文潤城、以文興業。從延安,到西柏坡;從中共一大紀念館,到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中華大地上,一個個“紅色地標”的璀璨光芒,在萬家團圓之時更顯奪目,吸引人們紛至沓來。
以經濟“活化”文化,春節經濟也在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遼寧遼陽,非遺民俗游園大廟會上打鐵花引來陣陣叫好;四川成都,武侯祠成都大廟會上傳統花燈講起現代故事;江西南昌,第二十屆繩金塔廟會讓古老歷史文化街區“活”起來……傳承千百年的老手藝、老行當,在這個春節生機勃發。
自信中國年:新春孕育希望
球場內,隊旗招展、蘆笙悅響、鑼鼓喧天;球場外,燈籠高掛、游人往來,一派熱鬧的過年景象……大年初四,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甲辰龍年的“村超”拉開大幕。
“這是‘村超’賽事在2023年盛夏火爆‘出圈’以來,榕江人在春節期間迎來的首個大型‘文體嘉年華’,吸引了上萬觀眾。”現場解說員、榕江人楊兵自豪地說,以“足球運動”和“民族文化”為鮮明特色的“村超”,不僅增添了節日氛圍,還極大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鼓舞著人們以更加昂揚的精神面貌努力奮斗。
過去一年,“村超”系列賽事全網瀏覽量超580億次,累計吸引游客733萬人次,有力帶動榕江酒店、餐飲、特色產品消費。
“開門紅”贏得“滿堂彩”。人文之美正不斷豐富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在改革創新中傳承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文化消費在春節期間創造經濟收益的同時,最重要的是充實人們的精神世界。
“不遠千里來泉州,除了想體驗簪花,更想深入了解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內涵,也為節后復工好好放松精神。”來自武漢的游客朱林軒選擇到泉州古城過年,享受“慢”下來的假期。
文化興盛、經濟繁榮,這是泉州的真實寫照——它是擁有世界遺產點2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4處的人文之城,也是GDP破萬億、擁有九大千億產業集群的繁榮都市。
2023年,泉州市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8652.97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53.9%;累計實現旅游總收入突破千億,達1002.4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8.9%。人們在此享受千年古城煙火氣息,城市也在“雙向奔赴”中更新發展。
“深度挖掘本地文化遺產資源和傳統民俗,泉州將通過舉辦非遺年貨節、元宵燈會等民俗活動,力爭再現宋元泉州繁華盛景。同時,還推出發放文旅消費券、折扣減免等惠民措施,讓人們有獲得感、幸福感,更好滿足人們對‘世遺之城’的向往。”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呂秀家說。
龍騰虎躍、魚躍龍門。透過新春中國經濟這扇窗,人們見證人文與經濟交相輝映的開年圖景,品讀著“發展為了人民”的中國實踐。
這個春節,我們感受高質量發展的人文價值,自信滿滿開啟新一年。
(據新華社北京2月16日電 新華社記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