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法院報
2024-02-18 09:18:02
原標題:創新工作模式 提升鑒定工作質效
來源:人民法院報
原標題:創新工作模式 提升鑒定工作質效
來源:人民法院報
我們要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堅持精細、精準、精致、精益求精原則,創新工作模式,努力提供科學、公正、嚴謹的訴訟證據,提升鑒定工作質效。
司法鑒定工作是審判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法院執法辦案提供服務,為群眾訴訟提供幫助的重要手段。我們要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堅持精細、精準、精致、精益求精原則,創新工作模式,努力提供科學、公正、嚴謹的訴訟證據,提升鑒定工作質效。
一、貫徹服務理念,把好“導航儀”。
服務群眾訴訟要“暖心”。在工作中注重人性化流程,將法、情、理融于一體,讓群眾感受到司法的溫暖。延伸服務職能,在建筑造價、施工質量等專業性技術工作中,建立專家咨詢庫,更好地解決當事人對鑒定過程、鑒定事項的疑慮,引導糾正當事人的模糊認識,促使雙方形成共識。創新工作方式,對于身處外地、行動不便等無法到現場選擇機構的案件當事人,通過一案一群與當事人建立微信群,在確定時間后,通過視頻的方式,搖號選取機構,選取完成后,再與當事人確認信息,并留存視頻、聊天記錄等備查。
服務團隊辦案要“知心”。嚴格執行各項司法技術工作規定,完善移送標準,規范委托流程,約束鑒定期限,做到程序規范化、手續合法化、操作透明化。加強與審判部門的協調配合,建立委托移送服務群,輔助團隊完成移送申請鑒定事項立案前的各項工作,幫助完善鑒定資料,減少再次補充幾率。全程跟進鑒定人出庭接受質詢,提醒鑒定人按時出庭,督促全面接受質詢,堅決杜絕因鑒定導致二次開庭、庭后補正等情形出現。
二、秉持精專理念,當好“輔攻手”。
定期回訪復盤委托案件。技術中心承辦人對審判團隊開展定期回訪工作,征求意見建議,包括但不限于出具的鑒定意見的質量,鑒定意見的采用率,存在的問題等。要將回訪的結果及需要改進的內容梳理總結后反饋給專業機構,促使專業機構今后提供更加優質、高效、客觀的司法服務。針對審判團隊提出的意見建議,技術中心承辦人綜合復盤該次鑒定過程,分析專業機構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與審判團隊溝通探討移交同類案件時需要提前準備或質證的資料。
以創新引領服務質量提高。不斷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方法,積極推進用科技為工作賦能,不僅要利用一案一群工作平臺,通過視頻方式方便當事人選擇專業機構,還要積極探索開展“云勘驗”,當事人由于特殊原因無法到場參加現場勘驗的,技術中心征詢主審法官、其他各方當事人同意后,可以通過現場視頻直播的形式開展勘驗工作。承辦人現場組織,請案件主審法官、專業機構勘驗人員及當事人同時上線,將勘驗過程實時直播,鑒定人隨時提出問題,各方充分發表意見,勘驗過程全部留存完整電子資料,既為當事人節約了訴訟成本,也提高了工作質效。
三、堅持制度理念,夯實“硬基礎”。
要建立政治學習制度。技術中心工作人員要積極參與支部各項黨建活動,強化使命擔當,賡續紅色血脈,發揚光榮傳統,培養家國情懷,形成立足本職崗位踏實做好每件事務的工作作風。樹立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素養,做到嚴于律己,加強對鑒定機構的監督,時刻保持司法技術工作的廉潔性。
要建立定期自查自檢制度。鑒定案件承辦人要定期對自己應辦理的案件進行梳理,重點關注當前未結案件、已補充未出報告案件和長期未結案件,分類進行審查督促,發現問題立即上報,對工作流程與工作進度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承辦人之間、部門負責人與承辦人之間互相監督,互相督促,互相指正,提高隊伍凝聚力,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技術中心的工作質量邁上新臺階。
要建立“早梳理、晚檢查”制度。為保證及時了解案件的進度情況,及時解決問題,避免出現遺漏,要及時查看鑒定系統中需要辦理的案件,做到有案件及時接收、及時處理、及時安排。收到“案件已完成”提示短信的案件,確保當天登錄系統,對待移交、待評價的案件進行操作;收到需要補充資料短信的案件,及時通知、及時移交并提醒跟進,確保審判團隊知曉后第一時間排期質證。
要建立重點案件排查制度。重點關注長期未補交資料案件,及時與審判團隊溝通;專業機構長期未出具鑒定意見的案件,進一步了解案情并提出時限要求;疑難復雜案件,對鑒定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組織集中討論。同時,注重同類案件同樣處理,避免出現不同流程不同結論情況。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民法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