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02-19 09:36:02
原標題:趕文化年集 采鄉村年貨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趕文化年集 采鄉村年貨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記者 王 彬 李榮坤
左手一個熱乎乎的浙江縉云燒餅,右手一件龍年春節吉祥物;剛選定了一幅農民畫,又瞧見了心儀的剪紙窗花,一邊走一邊感嘆各地好物的新奇亮眼,一邊逛一邊遇到令人驚喜的“文化盲盒”……連日來,北京市大興區三間房村叁間房文化創意園內,人流絡繹不絕。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聯合北京市大興區政府主辦的2024年全國村晚市集暨鄉約新春趕大集活動(簡稱“村晚市集”)在這里舉辦。活動圍繞“采年貨”“趕年集”等主題,不僅有縣域好物展銷、新春美食品鑒,還有書法名家送福寫春聯、鄉村“網紅”帶貨等環節,并通過直播方式邀網友一起趕文化年集、采鄉村年貨。
在這里,趕集趕的是文化味。幾天下來,村民、游客與各地來的攤主化身“推介官”,分享鄉村生活的“新”“好”“美”體驗。
遠遠地,記者被飄來的香味吸引。走近火爐,只見上面“坐”著一只大平底鍋,鍋內洋蔥、青紅椒、羊肉、白餅塊等食材隨著鏟子翻飛,大火猛炒,香味四溢。這是來自甘肅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山丹縣的非遺美食——炒撥拉。一出鍋,這款美食就被一搶而空。大家說,吃的就是這股新鮮勁。
“這個市集不一般,豐富、精致又接地氣,一天真是逛不完。”三間房村村民于女士熱情地跟迎面碰上的鄰居打起招呼,“買到了很多從未見過的新年貨。改天帶我家小孫女一塊來長長見識。”
于女士所言并不夸張。此次村晚市集集納美食、年畫等種類豐富的年貨,包括全國17個省區市的600多種地方特色產品、文采超市推薦的文創產品、對口幫扶縣名優農產品以及北京市大興區特色好物。各地都對“選品”十分上心:北京大興黃瓤小西瓜、江蘇南京雨花茶、江西瑞金紅都烤鰻魚、湖北嘉魚蓮藕、廣西北海合浦縣海鴨、重慶云陽五花肉等各地名產應有盡有;貴州三穗竹編、古徽州宅院3D立體拼圖、江蘇南京六合農民畫、內蒙古阿爾山樹皮畫、“鎏今寶盒”——系列景泰藍作品等各地新穎有趣的文創產品琳瑯滿目……上百個展位如同微縮版的“中國鄉村優品地圖”。“全國各地的特產擺在家門口,不但能一站式買齊年貨,還能感受各地風土人情!”村民們說。
村晚市集期間,很多產品成為爆款,花式文旅推介也賺足了人氣。
“來!嘗嘗有650年傳承歷史的縉云燒餅。”來自浙江麗水的縉云燒餅攤位負責人麻利地拎起燒餅,講起了縉云燒餅制作技藝的由來。短短兩小時,這個攤位就賣出了21爐縉云燒餅。“平均4分鐘烤出一爐,一天大約能出2000個燒餅,比我們平常的單日售賣量高出4倍左右。”該負責人表示,希望借助村晚市集平臺,建立新的合作渠道。
山東展區內,一件高達半米的“五彩雕塑”格外亮眼。只見10條紅黃相間的鯉魚擺著尾巴向上游,花餑餑中間是各色鮮亮水果,上半部被綻放的牡丹花圍攏起來,頂端則巧妙地做出了盤龍造型,其吉祥寓意和高超手藝引得人們嘖嘖稱贊。這款膠東花餑餑的預訂量高達180余套,成為集市上的“香餑餑”。“春節期間,我們準備了以‘龍行餑餑’為主題的山東非遺——花餑餑藝術特展,進一步推廣當地特色文化,服務更多群體。”該攤位總負責人、魯采創始人汪智杰說。
來到西藏自治區波密縣的展位,記者被一本精美畫冊吸引。漫山遍野的桃花在藍天白云、青碧湖水的映襯下格外嬌艷,“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躍然紙上。“這是我們林芝特有的‘桃花雪’景觀。”波密縣副縣長卓瑪央金表示,這次波密進京推介的重要任務就是以特色文旅資源展示,為即將到來的桃花節進行預熱宣傳。
“我們家鄉的特產都在這!”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瑤族自治縣攤位的負責人表示,作為文化和旅游部對口幫扶縣,巴馬專門帶來了山茶油、火麻油、火麻粉、臘香豬、五彩糯米飯等特色產品。
匯集各地優品好物的村晚市集讓村民、游客流連忘返的同時,也在線上持續推動文旅消費。此次村晚市集在當地公共文化驛站等設立了3個鄉村“網紅”直播間,邀請鄉村“網紅”為市集展銷的鄉村好物開展直播帶貨服務。
據了解,村晚市集期間,來自中國書法家協會的書法名家還為基層百姓現場定制春聯,眾多文藝名家則將京劇、評劇的精彩選段以及歌舞、詩朗誦等豐富節目帶給村民和游客,送福進村入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