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wǎng)·閃電新聞2月20日訊 今天出版的《光明日報》第10版【春運進行時】專欄刊文《重載列車的守護者》,以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濟南西機務(wù)段司機賈乾峰和徒弟郭秀軍的視角,關(guān)注山東春運返程路。
以下是報道全文↓
“出站信號,綠燈,大閘運轉(zhuǎn)位,換向手柄前牽位……”近日,隨著一聲汽笛長鳴,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濟南西機務(wù)段司機賈乾峰駕駛著總重1.2萬噸、掛有106節(jié)車廂、總長度超過1.5公里的萬噸列車緩緩駛出站臺。他旁邊是第一次駕駛?cè)f噸重載列車的徒弟郭秀軍,迎接他們的將是一路爬坡過坎。
在進入梁山北站前,他們迎來了第一個大坡道,老賈提前進行制動試驗,檢驗列車制動性能。制動、緩解……站在一旁的郭秀軍眼睛緊緊盯著屏幕上變化的數(shù)據(jù),跟著師傅不斷做出專業(yè)手勢。
制動緩解相當(dāng)于汽車剎車。萬噸列車因為運載太重,每次制動量不能超過50千帕,制動力太大會將中間的車廂擠壓變形,造成停車,耽誤后面列車的運行。郭秀軍一邊聽,一邊記著剛才制動和緩解的速度、地點。
開行約40分鐘,列車進入整趟行程坡道變化最多的路段。“這是重載列車最難操作的地方,需要長期的經(jīng)驗和磨煉。”老賈抓住機會給徒弟講解,“這個區(qū)段先是千分之六的大上坡道,緊接著轉(zhuǎn)千分之六的大下坡道,車頭開始爬坡,車尾還在下坡,但是車頭在上坡時,我們的手柄還是要在制動狀態(tài)。”
“車頭在上坡我們還要制動,那能跑起來嗎?”小郭疑惑地問。
“當(dāng)然能跑起來,因為爬坡過坎時,后段列車車廂之間的車鉤處于全壓縮狀態(tài),而處于上坡的車廂之間的車鉤則處于全伸張狀態(tài),坡道變化立馬形成反向作用力,很容易造成列車劇烈顛簸。所以要用以力卸力的方式,順勢減小列車沖勁,和打太極是一個道理,這樣一來反而跑得更安全。”賈乾峰解釋道。
路線行駛過半,老賈將列車開過了難度最大的連續(xù)坡道,把駕駛權(quán)交給徒弟小郭。沒過一會兒,突然一只鳥飛來,撞在了司機室的玻璃上。
“嚇我一跳!”郭秀軍下意識回了一下牽引手柄,他還沒來得及多想,列車便出現(xiàn)了劇烈顛簸,他的頭上瞬時冒出了豆粒般的汗珠。
“像剛才這種情況,一定要觀察車輛狀態(tài),回手柄要逐級慢慢回,不然就容易造成列車的顛簸。”老賈提醒著,司機控制器主手柄向前推是牽引,向后拉是制動,短短不到10厘米的距離設(shè)置有120個擋位,駕駛?cè)潭家克緳C來回調(diào)整,才能跑出合適的速度。
2時40分,經(jīng)過6個小時的行程,這輛萬噸列車穿越60多座大山,橫跨80多處山谷,越過100多條河流,準點到達日照南站,精準地停在了停車線上。
“春節(jié)期間,日常供暖、供電的需求大幅增加,我們就更忙了。但一想到我們運輸?shù)哪茉纯梢渣c亮萬家燈火,溫暖億萬家庭,心里就是幸福的嘞!”老賈與徒弟面帶笑意,踏上返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