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2024-02-21 09:35:02
原標題:我國醫美行業加速提質升級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我國醫美行業加速提質升級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顏值經濟”風口下,醫療美容(以下簡稱“醫美”)正成為居民新消費的典型。根據德勤和艾爾建美學發布的《中國醫美行業2023年度洞悉報告》顯示,受日益增長的“求美”需求的驅動,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預計在2023年超過2000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多年來,醫美行業走過了野蠻增長的爆發階段,正在經歷多部門綜合治理的強監管時代,與日俱增的醫美需求以及大眾對健康、美麗的渴望,將成為刺激產業生態系統長期發展的基石,未來行業將加速提質升級,邁入“以就醫者為中心,以醫療質量為核心”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輕醫美消費攀升
近年來,隨著醫美優質產品供給增加、醫美知識普及和消費觀念轉變,疊加新氧等平臺帶來消費門檻降低、服務機構愈加規范等多方面因素,我國醫美產業正在快速發展。
每年春節前后,醫美行業總是格外繁榮。記者日前在北京市朝陽區的一家醫美機構內看到,30分鐘里就有5位消費者進店,她們或是咨詢相關項目,或是直接接受預約好的服務。
“過節大家都想氣色好一些,漂漂亮亮的。”該機構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到店的顧客一般做光電類輕醫美(如光子嫩膚等)和周期性注射類輕醫美(如玻尿酸等)的居多。
業內人士指出,輕醫美以“不開刀也能變美”為特色,在市場中持續火熱,占據了很高的醫美市場份額。無論從安全性還是便捷性上來說,輕醫美都可以滿足當下消費者的“變美”需求。
隨著行業不斷發展,醫美用戶需求也呈現動態式發展。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眼整形分會第一屆理事會會長鄭永生指出,醫美用戶消費越來越理性,決策越來越成熟,也更加尊重醫學科學,“這是一個好的現象,可以看出醫美行業市場教育成熟度不斷提升”。
《中國醫美行業2023年度洞悉報告》顯示,醫美行業作為新消費的典型代表,預計2023年市場增速可達20%左右,之后四年將保持15%左右的年復合增長。
僅輕醫美方面,根據新氧數據顏究院預計,2030年,我國輕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157億元,約為手術類醫美市場規模將近2倍。2023年,我國輕醫美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461億元,2023年至2030年年復合增速約為16.11%。
新氧集團董事長兼CEO金星表示,2020年開始,安全性高、康復時間短、風險低、價格大眾化的輕醫美消費持續攀升。在他看來,今年輕醫美將會繼續主導醫美市場,其中,皮膚管理和抗衰老將是需求量最大的兩個細分領域。
事實上,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中便明確提出發展抗衰老產業,要“深化皮膚衰老機理、人體老化模型、人體毛發健康等研究,加強基因技術、再生醫學、激光射頻等在抗衰老領域的研發應用”。
行業加速提質升級
隨著大眾醫美意識崛起、消費者年輕化、輕醫美項目快速普及和互聯網平臺興起,醫美已經從小眾消費轉向大眾消費。
天眼查宏觀分析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13.4萬余家醫美相關企業,從成立時間來看,47.6%的相關企業成立于1至5年內,成立于1年以內的為34.3%;從區域分布來看,廣東省相關企業最多位列第一,占比11.4%,山東省、江蘇省分列第二三位,占比10.3%、5.5%;從注冊資本看,46.2%的醫美相關企業注冊資本在100萬以內。
業內人士指出,總體來看,我國醫美機構端呈現分布雜亂、質量參差不齊、發展良莠不均的現象。公立醫院、大型連鎖醫美集團乃至中小型民營醫美機構市場份額占比較低,大部分市場被非正規機構占據,它們中三大資質(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上崗醫生醫師資質、診療科目合法登記)齊全的較少,因此這些地方往往醫美事故頻發。隨著消費者認知的提升以及行業競爭加劇,不合規的機構或將加速退出市場,行業整體將進一步提質升級。
金星表示,越來越多的醫美機構加強臨床試驗,創新術式研發,推進聯合治療,打造整體解決方案,助力整個行業提升專業化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醫美服務正在走向精細化發展階段。業內人士指出,整個行業在經歷過“以傷殘救治、功能性修復為主”的1.0時代,“滿足基本的美觀需求,以整形外科、皮膚美容、無創注射等大科室劃分機構和醫院”的2.0時代和“項目種類、品牌、價格、服務等綜合因素成為衡量醫美實力的重要判定標準”的3.0時代后,正在向4.0時代邁進。這一階段,醫院、科室、醫生技術逐漸專業化、差異化,開始圍繞顧客需求,提供個性化、精細化、舒適、規范的定制醫美服務。
“優質的醫美服務一定是定制化的,就像我們日常看病,需要醫生根據個人情況診斷后進行治療,醫美也需要個性化、定制化。此前,醫美行業的電商平臺業務類似于團購模式,作為平臺,新氧希望幫助機構把差異性展示出來,這方面我們亟待破局。”金星說。
強監管嚴自律 回歸醫療本質
2023年5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醫療美容服務屬于醫療活動,進一步加強醫美行業監管。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醫美行業的獲客成本占比較高,有的甚至占到運營成本的一半。因此,一些醫美機構通過在平臺和渠道打出的低價甚至“破價”擠占市場、搶占客戶,這背后暗藏了消費者的健康風險,同時也可能存在不正當競爭。
聯合麗格集團董事長李濱表示,醫美是醫療屬性很強的新消費品類。低價甚至“破價”將帶來非常多的附加問題,如大量的糾紛、過度醫美等。“完全靠低價的模式已經見底,未來我們需要的是存量的維持。醫美領域已經從營銷驅動的時代,進入運營驅動的時代。”他說。
“當醫療機構靠醫療技術水平來取勝,就不用一味靠流量和低價來吸引就醫者,也將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和運營成本。”有業內專家指出,醫美行業嚴監管的核心是讓醫美回歸醫療本質,須注重患者體驗和醫療安全。《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工作的指導意見》《督促加強醫美廣告監管》等文件的出臺從源頭上保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對醫生資質、產品品質、廣告宣傳等各服務細分領域的要求進一步提升。
事實上,對企業來說,想要實現穩步發展,避免陷入“價格戰”困境,就要充分洞察市場需求,重視研發、技術創新,不斷開發新產品,從而占領市場。
新氧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醫美需求日益增長,消費者的需求呈現多元化、個性化的趨勢,然而,當前上游產品供給相對集中,消費者選擇空間有限。針對這一問題,新氧集團加大上游產品布局,2023年,先后與西宏藥業、奧泰康等企業合作,推出水光針、童顏針、玻尿酸等產品,基本形成“玻尿酸+光電+再生”的產品矩陣,豐富上游市場供給。
在提升醫美消費信任方面,業內人士建議,從提升履約保障能力、加強企業自律和行業自律、加大科普教育等方面發力,要不斷提升企業專業性、規范性,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倡導自然健康的審美觀,以及適度、理性的醫美價值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