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4-02-21 09:36:02
原標題:冬棗之鄉“第一會”(錦繡中國年·新春走基層)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冬棗之鄉“第一會”(錦繡中國年·新春走基層)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正月初九,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下洼鎮大下洼村冬棗大棚里,龍年第一場冬棗管理技術培訓會上,當地有名的“棗王”就棗樹疏密、提干、疏枝、回縮、短接、放植等技術,對棗農手把手教學。
“培訓非常實用,有些問題以前確實沒注意到,學了很多新技術、新辦法,今年收成更有底氣了!”棗農王志遠說。
沾化區是冬棗之鄉,下洼鎮是沾化冬棗的發源地、主產區,冬棗產業也是當地的主導產業,種植面積9.8萬畝,幾乎家家戶戶種冬棗。新春伊始,下洼鎮就組織開展一系列培訓班、交流會、巡回講堂、網絡課堂等,從會議室到田間地頭再到農戶炕頭,專家把科學的冬棗管理種植技術和理念送到棗農手中。
“今年,我們計劃在下洼鎮組織舉辦多批次培訓活動,根據冬棗種植年歷,不定期制作講解視頻,并采用專家教授集中講、大棚棗園實地學等方式,對棗農進行全方位、系統性培訓,提高廣大棗農標準化管園水平。”沾化冬棗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劉登枝說。
同一天,一場探討下洼鎮冬棗產業發展前景的會議,也是一番熱烈場面。
“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要體現”“種植和管理必須更精細”“著力培育新品種”……在下洼鎮2024年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擴面提質座談會上,圍繞冬棗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區鎮干部、冬棗銷售企業代表、村黨支部書記、種植大戶等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有人謀思路,也有人曬成績。“2023年,我們村通過標準化管理,基地內一級果率超80%,102戶合作社成員的260余畝大棚冬棗實現未產先銷,畝均增收3000—8000元,帶動村集體新增收入20萬余元。”下洼鎮于三村黨支部書記、綠之源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于洪科說。
“新的一年,下洼鎮將以更實舉措全力發展冬棗特色產業,為產業轉型升級、農民增收致富、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力量。”下洼鎮黨委書記郭明豐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