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4-02-22 08:54:02
原標題:今年年味更煥新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今年年味更煥新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家庭春晚”也精彩
嚴 冰
節日是什么?有人說:“在日復一日的時間河流里,節日就像一個個停泊的碼頭,人們徜徉其間,體味某種特定的情景,把情緒調到興奮的波段,盡情釋放,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
過年是一年中最熱鬧、最團圓的日子。我家里有老老人,還有小小孩,老老人身體健康,小小孩茁壯成長,便是人間最美的風景。逢年過節,更要過得熱鬧喜慶!
過了臘八,年味就蕩漾在大街小巷里、千門萬戶中,也蕩漾在我的家中。今年年味更煥新,且不說全家人北京中軸線上賞民俗,銀錠橋邊聽吉他,頤和園里看梅花,就說說“家庭春晚”吧。
兒子的新年致辭是一景。幾年前的一個年三十,年夜飯正要開餐,剛上小學的兒子,穿著西服、打著領結,忽然跳上椅子,從口袋中拿出一張寫有文字加拼音的稿紙,發表了他的新年致辭,梳理了一年來家庭中的大事小情,對奶奶姥姥表達了感恩,對爸爸媽媽道了辛苦,自己則表達了做聽話好孩子的決心。從那以后,年夜飯前,兒子的新年祝福就成了保留節目,今年增加了音樂伴奏,多了和弟弟的互動,結尾有彩蛋,還穿插了歌舞節目,簡直是個小小的“家庭春晚”。弟弟在哥哥的指揮下,又唱又跳:“帥帥的小男孩,就這么可愛,要多帥有多帥,小臉白又白,頭發甩一甩,腳步拽一拽,他們說我是靚仔,閃閃惹人愛?!睙岣鑴盼?,把他們的奶奶姥姥逗得開懷大笑。
如果說夏天的歡樂在大海里,那么,冬天的歡樂就在冰面上。除了“家庭春晚”,過年上一次冰雪也成了年味的一部分。我和孩子們一起從高高的雪坡上飛馳而下,在光滑的冰面上縱橫馳騁,從艷陽高照,到不知不覺間,夕陽已掛在林梢,仍然意猶未盡。
再過兩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心中又涌起新的期待,到北京亮馬河畔,看璀璨燈光裝點的火樹銀花不夜天,“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的良辰美景正在向我們招手。
體味時尚新“國潮”
葉曉楠
今年過年,留在北京的我們,處處都能體味到時尚新“國潮”高漲的熱度,從美食、服裝到文創產品等,“國潮”成為節日期間一道美麗風景,帶動了消費熱潮。
過年期間,北京的不少景點、商場將“國潮”藝術節、非遺體驗、民俗演藝等活動巧妙融入參觀和消費中,讓傳統文化可見、可親、可傳播。在古北水鎮,新春主題游將年味拉滿,這里有套圈、棉花糖制作、投壺、吹糖人、猜燈謎等多種傳統活動,游客可一邊在廟會圍爐美食,一邊欣賞多種形式的傳統巡游表演;在廠甸廟會,道路兩邊布置了充滿節日喜慶氣氛的年味裝飾,樹上隨處懸掛著紅燈籠、中國結,人們拍攝“兔爺”等工藝品,參觀年畫展,選購印章石,品味傳統文化;在大柵欄,人們或是在吹糖人小攤前參與互動,或是在瑞蚨祥、內聯升、同仁堂等老字號里尋找年味;在圓明園,一排排“燈籠海”,讓人感受到一派紅火氣象。
除了青睞各式“國潮”參觀和消費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穿著漢服迎接新春,體現了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式生活方式的熱愛?!褒埬隄h服套裝”“新中式宋錦外套”“兒童馬面裙”……人們身著一款款色澤華麗、圖案精致的中式服裝行走街頭,古典又俏麗,吉祥又喜慶。在圓明園,一對母女身著同款漢服舉著糖葫蘆對著鏡頭擺造型?!斑@里的裝飾和氛圍都很好,環境古色古香,拍起照來真是太出片了!”母女倆一邊拍照,一邊贊嘆說。
年味,見證著時代的發展變遷,也承載著我們對未來的期盼。年味,浸潤著傳統文化的底色,也融入了現代審美的創新。紅紅火火的年味,照見的是熱氣騰騰的生活,更是活力滿滿的經濟。隨著具有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的春節文旅項目越來越多,我們的過年氣氛更加濃厚,過年體驗不斷豐富,也向世界傳遞著中國春節的獨特韻味和熱鬧溫暖。
好山好水看鄉村
陳振凱
湖北省羅田縣,位于大別山南麓,風景秀美,人文薈萃。這里是我愛人的家鄉。
出武漢,往東南120公里,大約一個半小時車程,就到羅田縣城。幾年前,一近羅田,高速公路廣告牌上,常能看到一句話:“千里大別山,美景在羅田”?,F在換成了:“羅田,一見如故鄉”。
今年春節,我到岳父家拜年。他家在鳳山鎮一個小村,依山傍水,緊鄰縣城。村里家家四層小樓,千兆光纖入戶,路面寬敞干凈。公交開到村口,幼兒園小學中學十幾分鐘能到,公共服務和城區沒有區別。
在羅田,耐看的村子不勝枚舉。之前去過“燕兒谷”,它位于駱駝坳鎮燕窩灣村。這個3A景區,由返鄉能人牽頭創辦,儼然世外桃源。
鳳山鎮李家樓村,出過南宋兵部尚書李俊臣,被稱“尚書故里”。村子坐落在群山環抱處,一條小河從村中流過。凈如水洗的彩虹路道,串起座座精致農家小院,各家門口掛著燈籠迎接新春。再往里走,是800畝的金銀花種植基地。據悉,村里人曾專門到浙江等地學習和美鄉村建設。
“蒼葭沖”,同樣讓人過目難忘。它位于三里畈鎮,住的人家大多姓丁?!吧n葭”二字,取自“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丁家先祖元朝時遷居到此,數百年來耕讀繼世,詩禮傳家,人才輩出。有200年歷史的族人公屋,現在成了家學展館。村里行走,時不時能遇到上百年甚至三四百年樹齡的古樹,棵棵都有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在萬全寨山頂看到的一棵古銀杏。它有1800年樹齡,至今茁壯健康。坐在古樹下,俯瞰好山好水,是當地網紅打卡項目。
羅田的鄉村,值得去看。
大年三十下館子
潘旭濤
我的家鄉是山東省煙臺市,每年回家過年,都能感到新變化。今年的新變化,是從年夜飯開始的。
年夜飯是迎接新春的“重頭戲”,一定是豐盛又精致。但做一頓年夜飯是件麻煩事,從買菜、備菜到掌勺烹飪,再到收拾碗筷,費時費力。于是,今年我們全家決定,去飯店吃年夜飯。
想“偷懶”,也非易事。我們提前一周預訂飯店,結果,給附近的飯店打了一圈電話,聽到的回復都是:“包廂訂滿了?!蹦赣H開玩笑說:“我們本想前衛一把,沒承想今年大家都很前衛?!焙髞恚覀兂晒︻A訂到離家大約3公里的飯店。
大年三十,馬路上人并不多,但一走進飯店,立刻就熱鬧了起來。只見大廳里燈籠高掛、彩燈閃爍,年味濃濃。服務員有的推著小推車,有的端著盤子,腳步匆匆。一撥撥顧客有說有笑,踱步進店……
因為部分廚師放假了,所以菜品沒有平日里多,但都是精挑細選的,還有些是專為年夜飯設計的。為了方便廚師備菜,年夜飯以套餐為主。菜名契合節日氣氛,喜慶吉祥、寓意美好。每次上菜,服務員都要大聲報出菜名:“海鮮全家福,鴻運大果盤,萬事如意六味拼盤……”
作為沿海城市的煙臺,可以說是“無魚不成席”。年夜飯自然少不了魚,一條本地產的大魚,通常是年夜飯的壓軸菜。服務員端上一盤清蒸偏口魚,讓魚頭對著長輩,再說幾句吉利話,引來一陣歡聲笑語。
吃完團圓飯,夜色已濃。回家的路上,像是逛了一場新春燈會:大街小巷燈光璀璨,樹梢上掛著一串串小紅燈籠,廣場上擺放著龍造型的燈飾和匯聚海洋元素的系列燈組……
海拔零點迎新春
劉少華
今年春節,全家人一起出門吃飯。我們精心挑選了一家飯店,是位于海邊的海鮮餐館。海鮮餐館在山東青島海邊自然遍地都是,這里的特別之處是,海拔為零。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習慣用海拔來形容高原、高山或者一座城市的高度。正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我國一直把黃海海平面定為國家海拔基準面。2006年,經國家測繪局批準,由專家精確移植水準原點信息數據,在青島銀海大世界內建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零點”。
如今,這里游人如織、餐館林立。全家在海拔零點附近美餐一頓,孩子們也跟著長了見識。春節是一年的開始,咱們也從這里開始走向春天。
大人孩子一起奔向伸入海中的小麥島。我第一次來這里應該是20多年前,那時還是個小學生,如今家族里最小的孩子也上小學了。時光飛逝,小麥島已經成為網紅景點,人們穿著新衣爬上這里的土丘,俯瞰大海和不遠處青島美麗的海岸線。
近處是郵輪碼頭,稍遠處是青島奧帆中心,當年就是在這片海域,舉辦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帆船比賽。湛藍色的海面上,一群海鷗飛來飛去、起飛降落。
一個怯生生的年輕人,帶來了自己的吉他、麥克風和音響。一曲唱罷,靦腆地說:“這是我幾個月以來第一次唱歌,希望大家多包涵?!?/p>
我們帶著孩子們大喊:“特別棒!再來一首!”年輕人笑著致意,繼續唱起了歌。山坡上,聚集著越來越多的人,大家一起打起了節拍,海風吹來溫暖的氣息,輕拂在每一個人臉上。
返回家鄉當“游客”
李 貞
今年春節回鄉,感受有點特別。自元旦以來,我的家鄉黑龍江哈爾濱火遍全網,所以這次很想看看,成為“網紅”后的家鄉有啥新變化。
飛機落地后,還沒走出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的航站樓,我就發現了一項新服務。一塊屏幕上,實時顯示著游客打到的網約車車號、車輛距上客區距離、預計到達時間等信息。旅客只需在室內等待,車到了再出門上車,不必在寒風中受凍,很是方便。
大年初一,我們全家一起逛中央大街,街上可以用“摩肩接踵”來形容。過去,許多商家會在春節期間歇業,街上比平時要冷清些。沒想到,今年中央大街周邊的商家幾乎沒有歇業的,有的店甚至還延長了營業時間。道路兩側布置的冰雕、雪雕前,等待合影的游客排起長隊;不少店鋪門口貼著“歡迎進店取暖”的溫馨提示;賣糖葫蘆、冰激凌、熱玉米等小吃的攤位格外受歡迎。今年春節假期,中央大街步行街成為客流量排名前十的全國重點商圈之一,紛至沓來的游人讓這座城市更熱鬧、年味更濃。
其實這些年來,哈爾濱一直在不斷發展。每次回鄉,我這個游子都會解鎖一些新體驗。什么好吃、哪里好玩,我也和外地游客一樣,要先上網查一查。哪家新開的飯店值得一嘗,網上爆火的東北文創紀念品要去哪里買,老字號店鋪推出了什么新的特色美食……身在家鄉的幾天,社交媒體不斷為我推送著關于哈爾濱的旅游攻略,我也津津有味地閱讀,不時感到驚嘆。家鄉讓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因為它正在越變越好。這種回家鄉當“游客”的感覺,很有趣!
歡聲笑語逛燈會
楊俊峰
“爸爸你看,‘大龍’燈籠!”
大年初二,我和媳婦帶著孩子前往北京溫榆河公園觀看了一場華麗的燈展——“溫榆千燈會”。
我家小朋友剛過2歲半,燈籠是他的最愛。一進園區,孩子就興奮地又跳又叫:“爸爸媽媽你們快看,那是‘佛香閣’燈籠!”“大魚燈籠!”“哇,這個紅色的燈籠好大呀!”孩子奶聲奶氣逗得我們哈哈直樂。
這次“溫榆千燈會”確實精美得出乎我的意料。
走過吊橋,映入眼簾的是三座宏偉華麗的“燈山”,左右兩側是點綴著卡通元素的“亭臺樓閣”,穿著肚兜的年畫娃娃騎著“布老虎”,代表著財富和幸福的金蟾對著觀眾“喜笑顏開”,萌萌的卡通龍和“小兔子”對著觀眾微笑招手……
“燈山”正中央是一座足有5層樓高的巨大燈籠,其上雕龍畫鳳,光彩奪目,這是本次燈會的“燈王”——“燈耀新春”燈組,它采用傳統自貢燈會工藝,由約50位非遺傳承工匠歷時20天打造完成。
在“燈王”左后方,是一條巨大的“中國龍”,只見它昂首挺胸、威武雄壯,在揚眉吐氣的姿態中向觀眾送出吉祥如意的祝福?!爸袊垺钡纳磉吺且恢徽钩岣唢w的“七彩鳳凰”,由七彩燈線組成的“尾羽”在夜空下綻放璀璨奪目的光芒。
在“七彩鳳凰”的身后,是一片燈光“麥田”,放眼望去,麥浪滾滾,滿是金黃。由燈光組成的“螢火蟲”在遠處“隨風飛舞”,頭頂的天幕流光溢彩,走廊里游人如織,川流不息,遠處張燈結彩,濃濃的年味在空氣中流淌。
布置用心、設計精美是我們一家對“溫榆千燈會”的一致評價。
“詩與遠方”年味濃
葉 子
體驗各種文旅項目已成為新年俗。今年,我也加入旅游過年的人潮,在旅途中感受“詩與遠方”、體驗別樣年味。
我的旅游目的地是地處山東半島東部的海濱城市——煙臺。這里瀕臨黃海、渤海,山海相擁、風光旖旎,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相得益彰。
位于市中心的所城里,一磚一瓦、一房一院都散發出煙火氣與古韻味。所城里是煙臺城市最早的發祥地,也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清衛所城池之一,被譽為“煙臺的根”。和周圍鱗次櫛比的現代高樓相比,所城里的建筑風格獨樹一幟,還保留著不少明清民居建筑。
從宣化門進去,滿眼是火紅的燈籠、喜慶的福字、吉祥的對聯,舞龍舞獅、大秧歌、京劇等傳統民俗活動吸引游客駐足觀賞,不少人身著馬面裙、新中式穿搭前來游玩。在民俗博物館里學幾句膠遼官話,嘗一口煙臺燜子,再喝上一杯純正的鮮榨蘋果汁……這樣的年味兒極具地域特色。
位于蓬萊區的蓬萊閣,聳立在丹崖山上,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并稱為“中國四大名樓”。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家鄉就在蓬萊,戚家軍是如何煉成的,這里的長城有何不同……走進戚繼光紀念館,可深入感悟他“但愿海波平”的情懷。
巧的是年前剛讀了蘇軾的傳記,了解到當年他上任登州府(治所在今蓬萊)時間雖短,卻在走訪中迅速了解民情,向朝廷呈上《乞罷登萊榷鹽狀》,以實績恩澤百姓,留下“五日登州府,千年蘇公祠”的美談。我在蓬萊島上看到了這座蘇公祠,祠內還珍藏有不少石刻真跡,此行收獲頗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