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2024-02-23 10:38:02
原標題:黃崖關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黃崖關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我登過長城上的許多雄關要塞、烽燧墩臺,因為離得近,去天津黃崖關的次數最多。看遍此關四時景致,唯獨缺了雪。
冬日的一天,朔風卷地,寒云飛雪。為了觀雪中長城,我來到黃崖關太平寨附近朋友家小住。那天,登高遠眺,環顧四野,天山相接,一片蒼茫。此時的山已不再是山,成了一幅雄偉壯麗的水墨畫,長城就像一條盤旋在群山之巔的巨龍靜臥雪中。那種浩大,給人以震撼,讓思緒飛揚。
早早起床,觀朝霞映雪,卻有了一個意外發現。黃崖關名字的由來,因關城東側的懸崖峭壁巖石多為黃褐色,夕陽西照,金碧輝煌,有“晚照黃崖”之稱。但那天早上,我發現關城西側的王帽頂山也有層層疊疊裸露的巖石,在朝霞的映照下熠熠生輝。加上白雪覆蓋了整座山體,有一種日照金山的恍惚之美,讓我遇見了另一個黃崖關。
在很多研究長城的學者筆下,黃崖關與山海關、居庸關、雁門關、嘉峪關等名關齊名。天津不是長城資源富集之地,長城只掃過北部山區的邊緣,作為與河北興隆縣的分界。因此,毫不夸張地說,黃崖關就是天津人心中的“八達嶺”。
如果將視線抬升,不難發現位于泃河谷地的這處關口的重要性,它是溝通燕山南北的一處孔道,人稱“小雁門關”。泃河在關外不遠處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彎,兩側的山體恰好擋住了關城這邊的視線。為了彌補這一天然缺陷,修筑長城時,就在泃河拐彎處的左岸突兀近百米的饅頭山頂,建了鳳凰樓作為觀察哨,這也為黃崖關增添了一個特色。
萬里長城百道關,風格迥異各千秋。黃崖關的特色不只有鳳凰樓,上世紀80年代重修后的關城內有個青磚砌成的八卦迷宮。它的創意可能來自關城的原始布局,查閱史料,可以發現關城的構造極具特點。這里是河谷中一處開闊地帶,為了提高關城的巷戰防御能力,設計者花了很大心思:把整座城分為東西兩部分,城內街道多作T形連接,或在交叉處故意錯位,或在直街上增加拐彎,生人步入關城,如入迷魂陣。
有長城的地方,就不乏傳說故事。在巾幗樓,據說曾發現頂針、簪子等遺物。相傳,薊鎮總兵戚繼光主持修建這段長城時,12名河南籍士兵為此獻身,家中的妻子見丈夫逾期未歸,于是結伴千里尋夫,歷盡艱難來到黃崖關長城,得知丈夫已死。人已去而愿未了,她們忍住心中悲痛,繼承丈夫遺志,捐獻朝廷所發撫恤金,建造了這座敵臺。
如果你領略了這段復原的長城仍意猶未盡,體力又足夠充沛的話,可以登王帽頂東側的黃崖天梯,這是連接古長城的通道。登頂后,能夠尋得幾處古代士兵的生活遺跡,有住房的地基和殘墻、坍塌損毀的火池和煙灶、保存完好的石砌水窖等。這些痕跡一下子將我們拉回金戈鐵馬的歲月,昔日守城將士的生活場景就在眼前,凜凜山風中仿佛也多了一絲溫暖。值得一提的是,山頂處有古長城遺址望京樓,高出關城300多米。長城上的望京樓不止一處,前些年我總以為“望京”是虛指,直到有一天,晴空日朗,在離此處不遠的三界碑長城,我看到了北京的國貿大廈等標志性建筑。
登望京樓,整個黃崖關長城一覽無余,我的思緒隨著長城起伏,飄往高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