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4-02-24 13:25:02
原標題:靠山有大集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靠山有大集
來源:經濟日報
一大早,位于北京市平谷區金海湖鎮政府東北方向7公里處,近5萬平方米的空地上,商販們搭起的年貨攤位一個連著一個,菜販、肉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500多個攤位,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顧客。
這集市叫靠山集大集,距今已有600年歷史。農歷逢二、逢七就開集。近幾年來,大集場地固定在這里。因大集所在地金海湖鎮恰在京津冀三省市交界處,同時和天津薊州和河北興隆接壤,可謂“一腳踏三省”,匯聚了周邊40多公里的風土人情。
靠山集不僅是北京東部最古老的大集,更是京津冀三地名副其實的“集市CBD”。時至今日,三地村民仍要拿出自己最得意的物產在此交流,都想在這“京東第一集”上露兩手。
人多,生意好,忙壞了煎餅果子攤主范菊花。為了準備這場一年中最熱鬧的大集,范菊花凌晨兩點鐘就起床,忙活著準備玉米面、雞蛋、腐乳、蔥花等原料。
“早上6點出攤,忙活到下午四五點,光和面就要上百斤面粉。”在現場,筆者幾次想和這位大姐聊聊生意經,她卻連頭都顧不上抬——實在是太忙了。要說生意火到啥程度?攤位上一氣擺放的5個付款碼便是明證。從搟餅皮、攤雞蛋到加醬料,范菊花在3個餅鐺間來回操作,一氣呵成,但仍是分身乏術。旁邊攤位的小哥也忍不住放下自己的生意,幫襯著打打下手。7元一個的煎餅果子,范大姐一天要賣掉近300個。
到集市上買賣,老話兒叫“上集”“趕集”,像筆者這樣閑溜達找人聊天的叫“逛集”。柴米油鹽醬醋茶,蔬食肉果點心粑。在這里,你能看見阿克蘇的蘋果、眉山的耙耙柑、青島的海產、天津的麻醬雞蛋、河北的豆皮。再往集市里面走,記憶里的鄉土味道全回來了:賣大炕席的、賣大鐵鍋的、賣鐮刀鋸子的,還有打香油的,城里難得一見的東西在這里全有。凍柿子、小國光蘋果、柴雞蛋、山蘑菇、自家養的柴雞和灌的香腸等各類山貨一應俱全。趕集的紛紛嚷嚷著來得值了,看不夠,忙不過來,一邊大包小包買著年貨,一邊拿著手機左拍右拍加自拍。
大集上攤位的單日交易量大抵以“百”為單位。賣饅頭的攤主說,每天光做饅頭用的面粉都得半噸以上。賣梨子的大姐說,這梨一天能賣200多斤。為啥生意這么好?很多鋪子都是“老人店”,扎根大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店主經驗豐富、商業頭腦也好,進的貨都是民之所需,質量有口皆碑,客人不來光顧才是怪事哩!62歲的張賀在大集賣自產香油30余年,來問的基本全是回頭客。
說起大集的歷史,還有一段佳話。這大集明初叫嵑山集,清朝改稱苛山集,后來改成了大白話,就叫靠山集。這里先有了集,才有了村。大集也像一個大家庭,熱情擁抱著河北、天津、平谷口音的人們。主顧和買家的關系,與其說是買賣,不如說是一場“相約”,且一“約定”就延續了數百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