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5日訊 今天出版的《經濟日報》第3版以《鄉村振興進行時——荒山坡上果飄香》為題刊文,點贊青島市即墨區胡家村集體創收項目——大櫻桃采摘園。報道稱,胡家村從2020年初陸續引進3000余棵大櫻桃果苗,將120余畝的荒山坡變成現在的茂盛果園,2024年預計每畝能產1000多斤大櫻桃,將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80多萬元。
以下是報道全文:
在青島市即墨區環秀街道胡家村集體經濟項目大櫻桃采摘園里,一棵棵大櫻桃樹排列整齊。
這里是即墨區唯一一個成規模的大櫻桃種植園區。村黨支部書記范金杰介紹,從2020年初陸續引進3000余棵大櫻桃果苗,2024年將進入豐產期,預計每畝能產1000多斤大櫻桃。這一特色產業將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80多萬元。
誰能想到,如今的茂盛果園曾是一片沒有任何產出的荒山坡。胡家村村委會工作人員劉建波說:“這片占地120余畝的山地貧瘠,不適合種小麥、玉米等農作物,前些年一直荒著,非常可惜。”
胡家村是即墨區城南的城中村,共有村民247戶,年集體經濟收入1000多萬元。在城市更新進程中,村莊主體部分已完成回遷。范金杰說:“之前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依賴回遷區門頭房及工業園區廠房租賃,產業結構相對單一。村黨支部一直在探索新路徑,拓寬集體經濟增收渠道。”
經當地政府牽線搭橋,胡家村與區農業農村局茶果站的專家取得聯系。在專家的建議和引薦下,大櫻桃產業進入胡家村黨支部的視野。大家分析認為,大廟山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休閑采摘、觀山賞水的絕佳去處。山區晝夜溫差大,適宜櫻桃糖度積累。山體中富含麥飯石,用山泉水澆灌果樹,果實品質有保證。
為加快推進落實,范金杰帶領工作人員多次前往煙臺農科院實驗基地參觀學習,到煙臺、大連等地的大櫻桃種植戶家中實地觀摩考察,積累第一手資料。同時,邀請煙臺農科院大櫻桃所專家張福興到大廟山實地調研,確定引進9個品種的大櫻桃樹苗,制定土壤改良方案,確立發展大櫻桃種植采摘休閑農業的思路。
去年5月,胡家村大櫻桃采摘園首次批量產果,得到村民、股東及游客的高度認可,讓大家嘗到了甜頭、看到了希望。劉建波說:“經過3年不懈努力,引進時直徑僅2.5厘米的果苗,到去年直徑已達12厘米,提前一年進入產果期。我們還申請了‘大妙山’綠色食品商標,成為煙臺大櫻桃協會的會員單位。”
為更準確管理每棵樹的用水和用肥量,胡家村將大櫻桃果樹灌溉方式由滴灌改為了噴灌。同時,溫室大棚的規劃建設審批手續正在辦理,審批后將建設暖棚和防霜遮雨棚。劉建波說,這一舉措將大大提高大櫻桃抵御霜凍害、遇雨裂果等自然災害的能力,且光照、溫度、濕度等要素還可以人工調控,有利于大櫻桃提前上市、提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