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2024-02-26 08:36:02
原標題:最好的節日禮物是全時暢通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原標題:最好的節日禮物是全時暢通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最好的節日禮物是全時暢通
隨戰略支援部隊某部通信兵巡線見聞
( 2024-02-26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新春走基層
山里又起霧了,光纜巡護分隊的孫可可有些擔心。
按照預定計劃,分隊要到山里徒步進行區間線路巡檢維護。寒潮來襲,雪落滿山,霧氣彌漫,這是不小的挑戰。
孫可可是一名光纜技師,所在的戰略支援部隊某部泰安站,常年維護著所在地區的國防光纜線路,以保障軍中通信24小時暢通。每周不少于4次的巡線檢查,官兵們堅持了數十年。
鐵鍬、鎬頭、熔接機、定位儀,巡線工具塞滿了皮卡車的后備箱。沿著環山路,巡護分隊出發了。
坡陡彎急,抬眼就是裸露的山體,車偶爾還會穿過村莊。這條路,駕駛員張越走了13年。尤其是每年春秋兩季線路集中整修時,站里官兵要外出給數百公里長的線路做“體檢”,一天幾次往返是常態。
“早些年這里都是砂石路,路況很差。現在條件好轉,車子可以開到山腰,路程用時少了,巡線效率也提高了。”張越說。
車輛停在一處緩坡,分隊官兵下車,改為徒步攜裝行進。在市區內進行線路巡護一般以乘車為主,但山地丘陵地區就要靠腳力。有經驗的老兵估算,分隊人均每年徒步巡線里程超1萬公里。
山中徒步并不容易。開始時,土路還能容納兩人并進,再往深走,便只能沿著羊腸小路魚貫而行了。霧氣很快將人淹沒,迷彩服也變得濕漉漉的。
光纜巡護員徐穗陽走在最前面,細心地為后面的戰友撥開枯枝,這個來自湖南邵陽的小伙子,入伍僅4年就成為了大家公認的“鐵腳板”,山中交錯的小路他都了然于胸。
孫可可則背著一捆塑鋼高標樁緊隨其后。春季整修將近,這次巡線他們要提前更換一些安全警示標識樁。
“舊式的標識樁是石頭的,每個有上百斤重,更換維護比較麻煩。現在的高標樁輕便多了,還內含芯片,維護信息可以直接上傳到電子系統。”在巡線路上走了10年的孫可可對設備變化有著直觀感受。
“值守機房里的戰友在網絡端關注線路,我們在外面實地巡護線路,他們就像是我們的‘千里眼’。”孫可可說,我們從不同角度發現隱患,再協同配合解決故障,目的都是提升通信組網效率,保障全時暢通。
光纜巡護員李慶成跟在隊尾,行進在鋪滿板栗殼和枯樹葉的山地里,棕色的作戰靴早已被水汽和泥點染成深咖色。經過兩年多歷練,這位上等兵不僅適應了山路,還練有一手“好功夫”。
日常處理光纜線路故障時,常常需要分隊官兵們用熔接機在戶外進行精細作業。每根光纜內含多根纖芯,纖芯的直徑不到0.01毫米。作業時,需要將纖芯切割、熔接、盤放,官兵們練就的“繡花”功夫都不錯。
一路巡查,分隊官兵沒有發現顯性隱患,機房也沒有推送故障信息。十多公斤重的熔接機這次并沒派上用場,雖然一直拎在手里很累,但李慶成反而松了口氣,“這段線路正安全運行,無事發生是好事”。
趕到最后一處陡坡時,大家的頭發已經濕透。孫可可拿出光纜定位儀緩步在斜坡上確定光纜埋設的位置,這里需要補設一個高標樁,進行安全警示。
春節以來,巡檢維護一直按計劃進行著,即使寒潮來襲也沒有耽誤。站指導員趙梓涵說:“我們四季如一,風雨無阻。剛剛結束的春節假期里,站里有近七成官兵在位過年,全力保障軍中通信全時暢通。”
“擔子永遠在肩上,腳步永遠在路上,目標永遠在山頂”,多年來,駐守在泰山腳下的泰安站官兵始終堅如泰山,守線有責,圓滿完成了作戰演習、抗洪搶險等重大通信保障任務和以通信值勤為中心的各項工作。
節日期間,在信息通信戰線堅守了10多年的營教導員王飛很有感觸:“對于通信兵來說,最好的節日禮物就是全時暢通。”
(記者李國利 孫魯明)
新華社濟南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