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2024-02-28 12:16:02
原標題:在科普實踐中打造育人新樣本
來源:健康報
原標題:在科普實踐中打造育人新樣本
來源:健康報
□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 葉小靜
2021年全國大學生近視防控宣講團聯盟成立。 溫州醫科大學供圖
近年來,《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政策陸續出臺,強調了科普工作,特別是健康科普工作的重要意義。溫州醫科大學作為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專家宣講團團長單位,多名專家入選為宣講團成員,積極推動全國近視防控宣講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溫州醫科大學成立全國首個大學生近視防控科普團,引導師生共同探索創新各種科普實踐活動,提升醫學生專業素質的同時,增強其社會責任感,打造實踐育人新樣本。
積極響應國家戰略 探索科普新路徑
近視是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在我國,近視情況尤其嚴峻,兒童青少年近視率超過50%,發病總人數超過6億,并呈低齡化、重度化趨勢,高度近視發生率持續走高。2018年8月,教育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近視防控上升為國家戰略。
“近視防控是系統化、長期性的工程,其中‘防’的首要工作是強化全社會,尤其是家長和兒童青少年對眼健康和近視防控的正確認識。”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專家宣講團團長、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院集團總院長瞿佳教授表示,當前社會上普遍存在著“重治輕防”的錯誤認識,必須通過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大科普宣傳力度,增強公眾科學、正確的近視防控意識。他率領師生團隊,充分發揮溫州醫科大學在近視的“預防、控制、診斷、治療”等研究領域的引領作用,創新開展了“科普基地﹢志愿隊伍”眼健康科普宣傳模式,并在全國多省份推廣。
2018年11月,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創辦了全國首家現代化的眼健康科普館,開啟了青少年近視防控教育新模式;成立全國眼健康科普館聯盟,在北京、河南、山東等地的40多個城市指導建設科普館。5年多以來,全國眼健康科普館聯盟累計開展科普體驗活動6000余場,接待近45萬人次,開展科普宣講1000余場,線上線下惠及人數過億。
2019年底,溫州醫科大學創建了全國首個“大學生近視防控科普團”,80名在校大學生成為首批團員。在專家團的帶領下,大學生科普團走進校園、社區、鄉村,開展科普宣講、基層調研等活動,他們為近視防控工作注入了新鮮血液。據統計,大學生科普團開展各種形式的宣講1300多場,受眾群體超過200萬人,志愿服務時長累計達60余萬小時。溫州醫科大學在此基礎上開發的青少年眼健康實踐課程,于2021年入選浙江省教育廳首批省級課程思政教學項目,并被推薦申報國家級一流課程。
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拓展實踐新平臺
到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最偏遠的雙潮小學開展科普宣講,在浙江省蒼南縣開展青少年眼健康情況調研,去四川省阿壩州開展中小學生近視普查活動……回顧這一年多以來的學習實踐經歷,眼視光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大三學生曹雨露笑稱自己有點“不務正業”。除了寒暑假、周末時間參加各種近視防控科普活動,她作為科普團團長,還要帶團隊到外地學習考察、參加比賽、開展調研。“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以外的知識,這一年也是我各方面成長最快的一年。”曹雨露說。
以形式多樣的科普實踐為載體,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整合各類資源,創新打造育人平臺,建立線上線下實踐基地。他們以“全國愛眼日”“全國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等重要時間節點為契機,與醫療機構、學校、社區等加強聯動,創新打造“家校社醫”聯動科普模式,積極拓展線上線下科普陣地;走進家長課堂,積極組織戶外親子活動,引導廣大家長以身作則科學用眼;立足中小學校,創新開展以近視防控為主題的“知識競賽”“愛眼小劇場”等科普活動,構筑校園防控近視網絡;深入社區,通過文化禮堂項目組織“第二課堂”“小小夏令營”等社會實踐活動;結合醫院診療,以志愿服務形式提供近視防控相關的科普答疑。
此外,科普團以眼健康科普館為線下陣地,依托中國近視防控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不斷拓展宣講平臺,創新科普形式,使科學防控近視的理念深入人心。
“科普實踐活動將‘大思政’實踐教學與專業知識教育有機結合,是提升學生專業能力、綜合素養非常重要的第二課堂。”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學院執行院長、附屬眼視光醫院副院長陳潔教授認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科普活動,不僅能增強醫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使命感,鞏固學生的專業知識,提升科普宣講能力,還能幫助學生在實踐服務中強化創新意識,增強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的綜合能力,使學生深刻理解我國眼健康的國情,更明確自我成長目標和規劃。
5年來,科普團以專業眼科知識為基礎,協助教育部研制《近視防控三十問答》等科普材料,團隊成員參與編寫和制作中小學教材《近視防控》、漫畫書籍《瞳瞳小朋友近視防控日記》、71集動漫視頻《眼記一分鐘》等,開發了如小型視力表、魔女眼鏡等兼具趣味性與專業性的文創產品。5年來,科普團成員在活動中積極向專家“取經”,在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提升自我,并踴躍參加近視相關的國家級創新項目和重大課題研究,先后獲得全國青年志愿服務大賽銀獎、浙江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等16項省部級以上獎勵。
創新聯合培養體系 打造育人新樣本
為進一步提升宣講成效、擴大影響力,溫州醫科大學大學生近視防控科普團的服務范圍不斷拓展。從溫州市區到鄉村,從陜西延安到四川阿壩……科普團從甌越江畔走向天南海北,他們用專業去守護孩子們的光明未來,并成功探索出了一套高素質人才培養新模式。
“這種育人模式以社會實踐課堂為載體,為國家近視防控工作培養了一大批個性化科普人才。”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學部主任呂帆教授認為,新時代醫學人才的培養不能局限在課堂里,要爭取更多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給學生創造更多機會,引導他們在創新實踐活動中全方位提高綜合素養。
在溫州醫科大學的引領下,全國許多高校也陸續成立了大學生近視防控科普團,科普實踐育人模式不斷得到復制推廣。2021年7月,全國50所高校正式組建成立全國大學生近視防控宣講團聯盟。兩年多來,聯盟高校間強化聯動、協作,在實踐中構建起多維主體的協同育人機制,組成教師、學生和醫生的服務共同體,實現了骨干帶骨干、人才帶人才的優秀資源傳承。同時,聯盟高校充分整合優勢資源,搭建起產教融合實踐平臺,鼓勵學生積極參加“VISION CHINA”視覺健康創新發展國際論壇、中國近視防控科學大會、教育部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宣講團集體備課等重大會議和活動,幫助學生在學習和服務中開闊眼界、增長見識。聯盟高校共同開發了慕課“近視防控”,并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線上課程)。
“作為一名大一新生,我從未想過能夠有機會參加這樣高規格的科普大賽。”在2023明眸中國近視防控大會科普大賽上,溫州醫科大學的大一學生唐語嫣憑借視頻科普作品“眼記一分鐘”獲得大賽一等獎。唐語嫣說,參賽的過程收獲良多,她不僅學到了很多科普新思路、新模式,也更堅定了自己在科普宣講之路上走下去的信心。
多樣化的實踐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宣講團聯盟。目前,全國大學生近視防控宣講團聯盟高校已增至71所,共有7000多名學生參與,開展宣講科普活動2000多場次,覆蓋全國31個省份,成為全國近視防控隊伍中一股新生的青春力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