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2024-03-01 08:48:03
原標題:“多報合一”有效減少企業信息多頭報重復報
來源:法治日報
原標題:“多報合一”有效減少企業信息多頭報重復報
來源:法治日報
核心閱讀
2023年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經營主體年報工作“多報合一”改革,目前已在全國實現與人社、統計、海關、商務、外匯部門的年報事項“多報合一”,2024年市場監管總局仍然繼續重點推動與稅務部門的“多報合一”改革工作。改革有利于減少經營主體信息多頭報送,大幅減輕經營主體負擔,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強化信用監管,優化營商環境。
□ 本報記者 萬靜
企業相關信息一次填報,部門之間實現共享;貸款利率從6%下降為4.9%,有效破解個體戶融資難題;獎懲更趨合理,監管更為精準……這是2023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推進“多報合一”改革工作的成效。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在介紹2023年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市場監管工作時披露,2023年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經營主體年報工作“多報合一”改革,目前已在全國實現與人社、統計、海關、商務、外匯部門的年報事項“多報合一”,2024年市場監管總局仍然繼續重點推動與稅務部門的“多報合一”改革工作。
“多報合一”改革有利于減少經營主體信息多頭報送,大幅減輕經營主體負擔,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強化信用監管,優化營商環境。
一次填報減少企業多頭報送
優化營商環境是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之舉。2021年,國務院部署在北京、上海、重慶、杭州、廣州、深圳6個城市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其中最首要的一條就是,進一步破除區域分割和地方保護等不合理限制,包括“開展‘一照多址’改革”“便利企業分支機構、連鎖門店信息變更”“清除招投標和政府采購領域對外地企業設置的隱性門檻和壁壘”“推進客貨運輸電子證照跨區域互認與核驗”等。
為此,市場監管總局主導的“多報合一”改革工作迅速在全國推廣開來。“多報合一”主要是企業將多個報表如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工商登記信息表等進行合并,通過一個報表來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
2023年6月,市場監管總局決定,在北京、上海、重慶、杭州、廣州、深圳6個營商環境試點城市推行與稅務部門企業年報“多報合一”改革并積累經驗成效的基礎上,指導其他地區結合本地實際參考借鑒試點地區經驗做法。目前,“多報合一”改革工作已在浙江、山東、江蘇、河北等多地試點成功。
據市場監管總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企業相關信息一次填報,部門之間實現共享,有利于減少企業信息多頭報送,大幅減輕企業負擔,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時各部門間建立了名單管理、信息共享、答復咨詢、抽查檢查等機制,強化部門間的協同配合和數據共享,提升政策指導和咨詢答復的便利度。
“今年重點推動與稅務部門‘多報合一’,鼓勵采用‘只報一次’的形式,填報結果共認共用,切實提高年報財務數據質量。”該工作人員說。
此外,市場監管總局還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擴大市場監管內部“多報合一”事項,如工業產品獲證企業、廣告業統計、工業產品名錄和執行標準等,進一步合并年報、統計事項,減少多頭填報產生的誤差。
信息共享帶來肉眼可見好處
“多報合一”改革試點工作的順利推進,離不開相關企業信息及市場監管信息的歸集與共享機制。
據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充分挖掘市場監管海量數據價值,激活數據要素潛能,自市場監管總局組建以來,市場監管總局不斷深入推進涉企信息歸集和共享應用,累計歸集政府部門涉企信息94.83億條,向其他部門推送企業基礎信息1億余條,為政府部門提升服務效能提供大數據支撐,給經營主體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涉企信息共享,讓“信息多跑路、數據多跑腿”,給企業帶來了三個最直觀的變化。一是辦事更加便利。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各地創新推行網上辦、掌上辦、多事聯辦、只跑一次等改革,提升審批服務效能,減少企業辦事時間。比如在企業年報工作中,市場監管總局通過與人社、統計、海關、商務、外匯部門信息共享,推進年報事項“多報合一”改革,企業只需在公示系統填報一次信息,就可完成多部門年報要求,大幅減輕企業填報負擔,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是融資更加快捷。多部門信息歸集共享,為對企業準確畫像、開展信用融資提供了可能。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通過數據融合共享,與試點銀行聯合開發“個體深信貸”,服務個體工商戶4.7萬戶,促成銀行發放貸款3.78億元,貸款利率從6%下降為4.9%,有效破解個體戶融資難題,以信用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三是信用獎懲更趨合理。推動涉企信息整合共享,為各部門依法履職提供數據支撐,為實施分類監管、精準監管提供堅實保障。比如在精準監管方面,稅務總局向市場監管總局提供納稅申報信息等38.77億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向市場總局提供企業參保信息等28.46億條,市場監管總局依托共享信息開展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在“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中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對信用風險低的企業減少監督檢查比例和頻次,實現“無事不擾”,讓守信企業享受更多信用紅利。
有效規范企業填報年報數據
據了解,目前我國“多報合一”改革試點工作主要采用以下兩種報送模式:一是“一次登錄、一次填報”模式,企業選擇任一系統登錄一次即可全面完成市場監管和稅務年報。二是“數據共享、結果共用”模式,企業在稅務部門填報相關信息后,由稅務部門將信息推送至市場監管部門。
浙江今年在全省實施市場監管和稅務部門“多報合一”采用的就是第一種模式。通過用戶體系互認、年報頁面一體、填報流程銜接、重復字段關聯模式,確保企業法定代表人、財務負責人、辦稅員選擇任一系統登錄一次即可全面完成市場監管和稅務年報。此舉也將實現以“聯合報”推進“聯合管”,重點對年報數據異常的企業以跨部門聯合雙隨機監管方式進行抽查檢查,優化監管資源,提高監管的精準性和有效性。浙江通過“多報合一”,減少企業年報重復數據項62個、外商投資企業年報重復數據項71個。2022年度完成“多報合一”的企業243.3萬家,占符合條件的企業的95.1%。“多報合一”企業零申報率1.31%,低于所有年報企業平均水平0.22個百分點。
山東、江蘇、河北等地則主要采用第二種模式。山東今年支持全省各類經營主體,以授權方式自動獲取稅務部門相關信息,授權采取“一次授權終身使用”原則,最大限度提高經營主體年報的便利度。江蘇支持企業自主選擇是否進行“多報合一”,對于選擇“多報合一”的企業,即授權省級稅務部門以數據共享方式,將相關信息提供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兩部門之間定期開展數據比對工作,避免數據遺漏、缺失。截至目前,江蘇省已有60萬戶企業通過“多報合一”方式填報企業年報,占比同期年報企業的26.64%,選擇“多報合一”的企業年報數據質量更高。河北采取“數據同源、信息共享”的方式,稅務部門每年年初將稅務年報中的資產狀況信息共享至市場監管部門,相關信息自動代入相關企業年報的填報環節,企業結合實際予以核對確認或調整修改后,依法在規定時限內完成企業年報的報送公示。
“多報合一”改革通過打通“信息孤島”,實現“一表填報,信息共享”,讓企業充分享受到改革釋放的紅利,在年報時可以有效避免“多頭報”“重復報”“不規范”“不一致”等問題,從制度上有效規范企業填報年報數據行為,使企業報送數據“不能假”“不敢假”,對加快構建企業誠信體系、優化營商環境有著重要意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