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4-03-18 08:29:03
原標題:打造品牌活動 推動多元互動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打造品牌活動 推動多元互動
來源:中國環境報
◆王文碩 盧文朔
近年來,山東省東營市生態環境局因地制宜開展“生態環保進校園”活動,著力構建生態文明教育平臺,大力推進環保設施開放,多措并舉推動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全面開花。
打造生態學校,讓生態文化進校園
走進東營科達小學,漂亮的農家小院體驗活動角擺放著各式農耕工具,科技溫室大棚種滿了瓜果蔬菜,獨具特色的海洋意識體驗館和濕海體驗館讓人連連稱贊。
科達小學校長唐漢波介紹,學校打造了一院(農家小院)、一棚(科技溫室大棚)、一棧道(濕地玻璃棧道和觀光路)、兩館(海洋意識體驗館和濕海體驗館)、三區域(蔬果種植區、蓮藕種植區、中草藥種植區)、四展臺(種子秘密、南瓜大家族、葫蘆兄弟、海洋世界)的基地體系,并以此為平臺,開展扎實而富有特色的勞動教育工作,讓學生近距離接觸自然、體驗勞動,真切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據了解,科達小學堅持生態教育“全員全境、共建共融”工作理念,融合“海洋德育”“綠色生態”等學校特色,構建起生態課程設置、生態資源開發、生態環境構建“三線”并行的“全生態教育”體系,著力培養學生崇尚生態、尊重自然、熱愛勞動的意識。
東營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陳云龍介紹:“打造生態學校,推廣綠色生態理念,是東營市深入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活動的重要實踐,是借力于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多元互動,讓生態文化走進校園、走進青少年的有益探索。”
整合資源,搭建生態宣教平臺
環境教育基地是環境宣教的重要平臺和載體,東營市生態環境局整合教育、企業等資源,通過綠色學校創建、環保展館和公園建設、環保設施公眾開放等具體舉措,為青少年搭建體驗式、交互式的平臺和陣地,增強生態環境教育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
在東營環保教育中心,精心設置的資源再生轉換、垃圾焚燒處理流程、垃圾分類、環保小游戲等多個板塊,通過知識科普、游戲互動向青少年多角度展示垃圾處理、資源利用的過程,引導青少年養成低碳生活習慣。
作為面向大眾的開放性生態文明公園和科普教育基地,東營生態文明科普公園在生態文明理念核心要義、環境保護歷史沿革、環保這十年成就、勝利油田綠色發展四大板塊中,穿插案例警示、“雙碳”目標、生態紅線等30多個科普知識點,創新設計“尋找碳足跡”等板塊,讓廣大市民近距離了解生態環保知識。目前,公園已接待1萬余人(次)參觀。
東營市生態環境局還扎實推進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9家開放單位定期開展活動,極大提高了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2023年以來,組織開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73次,參觀群體涵蓋大中小學校師生、社區居民、機關單位工作人員、社會公益團體等。
創新形式,吸引青少年參與志愿服務
生態系統是如何“自給自足”的?怎樣制作一個“生態瓶”?在東營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的“一起趣河邊”社會實踐活動中,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制作“生態瓶”,實現了寓教于樂。
此外,東營市生態環境局還組建生態文明宣講團走進全市中小學校,2023年以來,開展系列宣講活動30余場。不僅如此,還充分整合社會組織力量,大力支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觀鳥協會、幸福里社區工作服務中心等社會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創新打造“一起趣河邊”“守護美麗黃河口”“凈灘行動”等生態環保公益服務項目,吸引青少年積極參與。
陳云龍表示,東營市生態環境局將努力在加強青少年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的思路和工作上拓寬廣度、挖掘深度、提升高度,堅持創新謀劃,強化協調聯動,打造青少年生態文明特色教育品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