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03-19 07:47:03
原標題:山東濰坊鎮街文化站“工作法”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山東濰坊鎮街文化站“工作法”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駐山東記者 蘇 銳
鄉鎮街道的綜合文化站是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關鍵環節,承擔著上級政策落地、搜集群眾需求等多重任務。近年來,隨著鎮街黨委政府工作壓力增加,一些地方出現文化站功能弱化的情況。山東省濰坊市文化和旅游部門通過樹立典型、舉辦比賽、巧用新媒體等手段,營造“趕學比幫超”的氛圍,推動鎮街和縣區黨委、政府重視文化站工作,極大提升了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成為值得討論和學習的樣板。
“不搞虛的,從群眾實際需求入手”
陳星孜現為濰坊市青州市王府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此前是街道綜合文化站站長。在濰坊市公共文化服務的圈子里,她的名字是個“傳奇”。陳星孜和同事在短短幾年間用忘我的精神,下到村莊,走近群眾,將王府街道打造成為全市的首批公共文化建設示范鎮。考核環節,陳星孜從全市脫穎而出,獲得公共文化建設示范鎮業務人員理論考試第一名。
當時,上級部門下來檢查,問她“如何保障街道綜合文化站的鑼鼓、電腦、圖書等用品確實供居民使用?”陳星孜回答:“這些東西在文化站有備案,平時都是王府街道居民在用,誰在用就是屬于誰的。”
陳星孜的回答,彰顯了過去幾年濰坊市開展基層文化工作的核心理念,“不搞虛的,從群眾實際需求入手”。
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務科負責人介紹,濰坊市在實際工作中認識到,群眾有實實在在的文化需求,鎮街綜合文化站是直接面對群眾需求的重要機構。為此,2019年以來,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全市組織公共文化建設示范鎮評選,推進城鄉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建設,組織文化站業務技能大賽,鼓勵文化站以微信視頻號推介工作成效。
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務科負責人說:“一系列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文化站知名度和存在感。以陳星孜為代表的文化站站長動起來了、有目標了,基層文化工作就有了固定隊伍。”
示范鎮評選樹標桿
2019年至2022年,濰坊市利用4年時間評選出4批公共文化建設示范鎮,全市118個建制鎮有50個入選,市級財政投入1500萬元,撬動縣區、鎮街投入6000萬元支持綜合文化站工作,保障力度在山東省前所未有。
“示范鎮評選,讓地方不得不重視文化站工作,許多鄉鎮將其作為‘一把手事項’。”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凝表示,上級部門對基層公共文化的高度重視與科學謀劃,提升了鎮街黨委政府對文化站的關注度,互相之間比著拿出過硬舉措,支持文化工作。
濰坊市公共文化建設示范鎮評選4年,通過樹標桿的方式,激發鎮街重視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積極性。隨后,濰坊市推出一項接續舉措,建設城鄉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
3月10日,臨朐縣城關街道綜合文化站熱鬧非凡,有年輕家長帶著孩子來到二樓閱覽室看書,有老人來到棋牌室下象棋,還有舞蹈隊的居民來拿活動器材……城關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葉森說:“街道的城鄉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以文化站為核心,覆蓋周邊數十個小區、學校、企業。如今,街道居民步行15分鐘就能享受優質文化服務,感受家門口的美好生活。”
“城鄉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建設,旨在拓展基層公共文化設施運行管理專項治理成果。”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湘穎說,此舉能有效整合各級公共文化場館設施以及社會各類資源,從而實現多類型文化場館資源共享、互聯互通。
妙用文化站視頻號
2023年以來,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鼓勵全市綜合文化站開設微信視頻號,用以展現文化站日常活動場景。濰坊市文化館數字文化部主任張勇多次到全市綜合文化站調研,他認為,個別地方的文化站存在“炒冷飯”思維,服務內容多年不創新。微信視頻號開通以后,文化站之間相互學習,了解其他地方文化站在干什么、效果怎么樣,從這一角度看,視頻內容在引領文化站工作方向方面發揮了作用。
濰坊市部分鎮街綜合文化站的微信視頻號閱讀數據充分佐證了張勇的觀點。2023年之前,一些文化站的視頻號內容單條觀看量一般為300人次至500人次。如今,濰坊市一些排名靠前的文化站視頻號作品單條觀看量經常破萬。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地近期評選出2月95家全市最佳文化站視頻號,累計觀看量突破300萬人次。
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強表示,站在新的起點,濰坊市將延續對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重視程度,創新理念。在精準調研群眾需求的基礎上,加大政策保障力度,讓鎮街綜合文化站真正發揮“舉旗幟、聚民心”的作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