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2024-03-20 08:28:03
原標題:從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看場景創新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從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看場景創新
來源:科技日報
【專家觀察】
◎朱志華 趙 越
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產業創新工程,完善產業生態,拓展應用場景,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將場景創新作為培育新產業的重要路徑。近年來,很多城市積極推動場景創新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通過跟蹤研究2023年GDP過萬億的26個城市的2024年度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發現,場景創新已經成為各地發展新經濟、促進科技創新、培育科技企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城市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
2023年場景工作深入開展初見成效
城市不僅是場景創新的核心載體和主體,更是推動場景創新不斷向前發展的主力軍。從各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出,2023年GDP過萬億的26個城市中,有19個城市在2023年積極推動場景工作的開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數字政務領域,青島市提出“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263個服務場景實現‘一次辦好’,102個場景實現免實體證照辦理”;在智能制造領域,寧波市12家企業入選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智能制造優秀場景,7個項目入選國家5G工廠名錄,數量均居全省第一;在數字治理領域,常州市累計建成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精品示范應用場景63個;在數字社會領域,杭州市打造亞運賽事無障礙特色場景1400個;在數字人民幣領域,蘇州市扎實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落地消費應用場景超100萬個。
從各地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來看,場景工作主要由工信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局等部門牽頭推動。這些部門通過頂層設計、制定政策、場景開放等方式,推動場景工作的深入開展。政府部門的積極參與,確保了場景工作的順利推進,并為城市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提供了有力保障。
成為多地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從2024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的工作部署來看,26個GDP萬億級城市中有23個城市均提到了要推動場景創新工作,主要圍繞城市數字化轉型、智能制造、數字人民幣、數字經濟等領域展開。
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場景是目前各地布局的重點。在數字政務領域,天津、鄭州、廣州等11個城市主要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一件事一次辦”等應用場景進行布局,其中,天津市“推出175個‘高效辦成一件事’場景”;在數字社會領域,杭州、寧波、南京等7個城市圍繞醫療、教育、就業、養老等應用場景進行了布局,其中,杭州市提出“在醫療、教育、金融、政務等領域推出5個以上開放場景”;在數字治理領域,深圳、廣州等5個城市進行了布局,其中,深圳市提出“加快建設數字孿生先鋒城市,持續優化升級全市域統一時空信息平臺,新增氣象災害影響、電梯運行監管、玻璃幕墻安全等30個數字孿生應用場景”;在數據要素領域,鄭州、合肥等5個城市進行了布局,其中,合肥市“實施‘數據要素×’行動,推動公共數據全量全要素歸集,提升合肥數據要素流通平臺功能,拓展數字消費、數字金融、數字政務、智慧農業、智慧城市、智能社會治理等更多領域應用場景”。
智能制造是當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趨勢,多地在智能制造領域進行場景布局。福州、佛山等6個城市圍繞智能工廠建設和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等領域部署智能制造場景創新工作。其中,福州市提出“鼓勵引導傳統產業‘智轉數改’,開展億元以上技改項目100個以上,打造省級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優秀場景5個”;佛山市提出“更大力度推進‘智改數轉網聯’,梯度培育一批轉型示范項目和典型場景”。
數字人民幣作為一種全新的數字貨幣形式,也成為各地進行場景布局的重點。上海、杭州等5個城市圍繞豐富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進行了部署。其中,上海市提出“加快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持續豐富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杭州市提出“深化國家級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擴大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場景”。
多個城市把場景作為發展新經濟、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除了在具體領域對場景工作進行布局之外,各地更是把場景創新作為促進科技創新、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手段。廣州市提出“推動重點產業領域開放一批應用場景,打造一批概念驗證中心,讓創新火花在廣州率先點燃”;武漢市提出“支持拓寬民營企業創新產品的應用場景,組織開展民間投資項目推介活動100場以上”;佛山市提出“探索以技術研發為突破口、以多元化場景應用為牽引的產業發展新模式,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綜合來看,場景創新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正受到越來越多地方政府的重視。各地政府紛紛依托自身的獨特資源和優勢,有針對性地對場景創新工作進行部署,以期在新一輪的經濟轉型升級中搶占先機,實現跨越式發展。
各地推進場景工作仍需多向發力
場景創新正在成為培育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路徑。盡管很多城市已經意識到了場景創新的重要價值,也進行了一些實踐,但是對于如何挖掘新場景、如何促進場景落地、如何進一步發揮好場景創新在新興產業培育中的重要作用,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知和方法體系,推進場景創新工作仍需多向發力。
一是加快頂層謀劃,統一工作思路。頂層設計可以為場景工作的開展明確思路和方向。各地應加快頂層謀劃,研究提出地方場景創新工作的總體思路、主要目標和重點方向、工作機制、保障措施等,提出統一的工作要求與標準。同時,動員行業主管部門、大企業、科技企業、投資機構等多元主體積極參與場景創新工作,形成全域場景創新一盤棋。
二是常態發布清單,釋放場景需求。多地已經聚焦專題領域推進場景工作,建議下一步聚焦場景需求、場景能力、場景示范項目三張清單,統籌全域場景創新資源。
發布年度場景機會清單。各地應聚焦數字政務、數字社會、數字治理、數據要素、智能制造等領域,重點面向政府部門、國有企事業單位、行業龍頭企業等主體,定期征集、深度挖掘高價值場景機會,吸引創新企業積極參與創新場景建設。
發布年度場景能力清單。各地應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人形機器人、合成生物、生命科學、6G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定期組織面向地區優秀能力企業進行征集,遴選一批技術領先、示范性強、產業帶動性好的場景技術能力項目,幫助企業推介技術創新方案和產品。
發布年度場景示范項目清單。各地應聚焦已完成建設的場景創新項目,開展年度標桿應用場景建設典型案例征集活動,從場景的技術創新性、示范帶動性、價值引領性等維度出發,組織場景專家進行評選,形成對行業內外具有較強指導性的場景實踐標桿。
三是立足本地資源,謀劃重大場景。重大場景可以為前沿技術提供多樣的驗證應用環境,進而促進技術集成性突破和產業集聚發展。建議各地緊扣重點未來產業培育需求,每年謀劃和打造一批具有城市特色的超級場景,為新技術新產品提供真實的應用測試空間,推進科技創新產品與服務在重大建設工程或項目中的應用,打造一批標志性的重大場景項目。
四是加強供需對接,搭建合作橋梁。場景創新需要供需聯動才能實現落地。各地應圍繞場景業主單位場景合作需求、技術能力企業技術驗證需求,有組織、有體系地組織各類場景供需對接活動,為場景供需雙方搭建交流合作的平臺。同時,舉辦有影響力的場景大會,邀請有場景需求的單位、場景技術供給方、投資人、智庫專家共同參與,組織場景清單發布、重磅報告發布等品牌活動,提升場景創新社會認知水平。
五是創新場景制度,形成創新氛圍。有效的創新制度供給是場景創新得以實現、成果得以推廣應用的重要保障。各地應探索制定寬容審慎的場景創新供給制度,積極探索創新沙箱、負面清單等多種創新監管制度,最大限度允許場景創新試錯。加強財政資金對場景創新“首合作”的支持,優化和調整傳統科研項目管理體制機制,探索“揭榜掛帥”、分階段資金支持等新方式,加強對場景項目立項、競爭擇優、考核評價等全流程科研管理體制的創新。
(作者朱志華系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場景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趙越系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場景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